第十九章(第5 / 7页)
叶晓明想了想说:“欧阳雪是大股东,是董事长,咱办事得多看着点她的脸色,咱们跑得太靠前会不会让董事长不高兴呢?”
叶晓明说:“大妈您忙,我们去国正家。”
刘冰说:“咱让丁哥把这辆车入股进来,这车就算不是新的,也得值个几十万吧。”
冯母亲和地跟他们打招呼,说:“他们刚来就走了,说是在国正家开会。”
刘冰摆摆手说:“我是开车的,叶总是坐车的,是叶总的谱摆大发了。”
周国正家的院子里摆了许多小凳子和一张低矮的老式农家饭桌,饭桌上摆放着两个暖瓶和十几个玻璃茶杯,丁元英的烟和打火机放在饭桌的一角。院子里该来参加会议的人都来了,有欧阳雪、冯世杰、李铁军、吴志明、刘大爷,还有一个文质彬彬、衣着朴素整洁的本村姑娘。此时周国正和刘大爷正和丁元英谈着什么,其他人都站在周围听着。
叶晓明低头吃饭,沉思了一会儿问:“世杰,今天做会议记录是怎么回事?”
2
冯世杰说:“我也不知道,丁哥让找个人做记录我就找了。”
欧阳雪说:“我很佩服小丹,一点不娇气,胆子大主意也大,如果从办事上你根本看不出她是女孩子。小丹但凡贪慕点虚荣,凭她家的条件不会是现在的这种日子。”
刘大爷说:“车床这一块儿除了我之外最少还需要三个人,一是这活儿工序多,切削、打眼什么的得同时做。二是我年纪大了,尽量多带出来几个徒弟。”
丁元英说:“就因为她胆大主意大,所以她的将来不会让我去打算。”
周国正回答:“平时有我和我媳妇两个人就行了,我爹也能过来帮帮忙,就是开炉的时候人手少了不行,到时候找他们几个来帮忙,干完了请他们吃顿饭,农村的家庭翻砂厂都是这个做法。翻砂这一块儿用工不能和喷漆比,他们手工打磨这一块用人多。”
4
周国正家住在村西头,旁边有个不大的水塘和一个麦场。现在是深秋季节,麦场上晾晒的都是花生、芝麻、玉米之类的秋季农作物。水塘里已经没有水了,干枯的水塘变成了一个大坑,下大雨的时候成了村里排水的好去处。刘冰开车到村西头拐进胡同,果然看见欧阳雪的红色桑塔纳车停在周国正家旁边的麦场上,他把车停在桑塔纳车右侧保持两个车门的距离,以免开车门时磕碰了宝马。汽车刚一停下,很快就吸引来了玩耍的孩子和几个村里的年轻人。
叶晓明思忖着说:“折腾了半天,人是咱古城的人,钱是咱古城的钱,丁哥还是没出一分哪。咱们要是按他说的去做,真做砸了谁担责任?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现在反倒成了他光脚咱穿鞋了,玩得真高。”
叶晓明说:“知道。您忙吧。”
刘冰立刻警觉地问:“那……咱的资金什么时候到位?”
冯母问:“知道地方吧?村西头。”
丁元英问:“翻砂和车床这两块需要几个人?”
预备股东扩大会议结束之后,大家在麦场送走丁元英,然后围着宝马车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快到吃午饭的时间才渐渐散去,叶晓明、冯世杰、刘冰3人回到冯家。冯母已经把饭做好了,是烙饼、小米稀饭和几个炒菜,3人围坐在堂屋的饭桌旁边吃边聊。
刘大爷说:“有了咱自己的翻砂厂和车床加工,那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一大截。车床咱不一定要买新的,根据咱产品的质量要求能用就行,能省不少钱。”
冯世杰从柳条馍筐里拿了一块烙饼咬了一口,笑着说:“真没想到蹦出一辆宝马,刘冰开上这车到大街上兜一圈儿,这谱摆大发了。”
周国正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说:“把这棵树伐掉,(又鸟)窝拆了,在这儿搭个棚子。炉子放到这边,焦炭、铁锭堆到东墙。刘家屯有个半吨的旧炉子闲着没用,人家愿意九百块钱处理给咱,我去看过了,拿过来做点隔热处理就能用,保住机柜脚钉、定位片、音箱架子和接线柱的生产肯定没问题。炉子吊架咱自己做一个,不费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