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秋园 > 第三章 花屋里

第三章 花屋里(第4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秋园给姐妹俩拿来两个月饼。从集市上买的散装月饼总共四块:之骅一块,夕莹一块,秋园一块,仁受一块。子恒在中学,不回家,便没有月饼吃。秋园又倒了两杯开水来。之骅和夕莹一人占一头,面对面坐在堂屋的竹床上,一口月饼一口水。夕莹说:“月饼真好吃。”之骅说:“妈妈在镇上买的,花掉了五个铜板呢。”夕莹又说:“这开水就是酒,我们喝酒吧。”然后举起杯子来,要和姐姐碰一下。在杯子和杯子要碰到的一刹那,夕莹眼珠子一睃,看到别处去了,嘴里叫着“姐姐看”。

屋主徐老先生叫徐属文,这花屋是他父亲留下来的。徐老先生有牛皮癣,奇痒,走到哪里抓挠到哪里,抓挠起来发出嘁咔嘁咔的声音,地上落一片白屑。他从来不串门,不到别人家里坐,要坐也是自带板凳坐在门口,晒晒太阳,聊聊天。

俗话说:“裁缝不偷,五谷不收。”小泉又是一门心思想赚钱的,她跟别人不一样,她有个人王。小泉二十岁后连生二子,个个正常,还格外端正好看。只有人王,她不得不替这妹子的往后打算着点。小泉为人厉害,一毛不拔,替人做衣服又喜欢偷布。家里乱七八糟,地下、灶台上、椅子上、床前踏板上,到处都是鸡屎。来串门和做衣服的人,连个能坐的干净地方都没有。

人逢喜事精神爽,结婚的头几天,徐正明非常高兴,满面春风地跑进跑出。要是有人问他:“徐先生,要讨堂客了?”他总是忙不迭地点头,一边说:“是的是的。”一副生怕人家不相信的样子。

小泉自己也知道家里脏,不好意思喊人坐,更不会泡豆子芝麻茶给人喝,只管低头做衣。按湘阴的风俗,不泡茶给客人喝,是最不贤惠的女人。加之小泉平常讲话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地方上的人就有些不喜欢她。她苦做苦抠,几年一过,也有了些积蓄,便买了两亩田。

这样又拖了几年,终于有一个叫向爱梅的三十五岁的老姑娘愿嫁给徐正明。爱梅长得黄皮寡瘦,整天头晕,全身无力,是个药罐子。徐娭毑说,有些女人结婚前身体不好,一旦结婚生子就会好起来,水色会好,人也会胖,但愿爱梅属这类女人。

不知长沙动物园是怎么知道人王的。一天,来了三个人问路,一路找到小泉这里。小泉把人王关在房里,就是不让人看。

四老倌六十岁出头,夏天裸露着背脊,日晒雨淋,背上的皮就好像加工过的牛皮,锃亮、黑黄,微驼的背上滴水不沾。两条精瘦腿上的血管好比盘缠的蚯蚓,挑起担来步伐仓促,十分吃力,草鞋上也不知是水还是汗,走在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汗水将眼睛模糊了,才停下来,用手掌一抹,继续挑担赶路。冬天,他下穿短裤,上穿打着补丁的长袍,胸前由于饭菜长期浸润而无比光滑。

那三人买了好些糖果零食,讲了无数好话,小泉才让他们见了人王一面。他们对人王极感兴趣,开口就出五百大洋。

花屋旁边有一户人家,家里就两个人——四老倌<a id="z4" href="#bz4">[4]</a>和孙子兵桃。兵桃叫四老倌爹爹<a id="z5" href="#bz5">[5]</a>。爷孙俩相依为命。

小泉说:“你们就算拿座金山银山来,我也不卖给你们。”

徐正明三十几岁还没讨到堂客,这事成了徐老先生和徐娭毑的心病。老两口一门心思要在有生之年把正明的婚事解决,否则死不瞑目。徐娭毑到处托人说媒,相了很多亲,都是女方看不中徐正明。乡下人老规矩,“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男人,一辈子吃亏的是自己。

一九四八年中秋,白日里,学生放假,整个学校寂静无声,大门紧关着。

徐家长子叫徐正明,生得瘦长,眼睛天生近视,看起书来脸几乎要贴到纸上。书没读出来,身体又单薄,做不得田里功夫,做一天要睡三天,是个什么事都不能做的空头人。乡里人背后都喊他桐油缸——当地把长得不好看又不会做事的人叫桐油缸,把长得好看但不会做事的叫红漆马桶。

之骅对妹妹夕莹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来吃月饼,吃完月饼就去接爸爸。”

他的堂客六十出头,满月般的圆脸,天生一双笑眯眯的眼睛,都说她一脸福相。大家都叫她徐娭毑<a id="z3" href="#bz3">[3]</a>,不过自嫁到徐家,她并没有享过一天福。

他们又讲了许多好话,说是让人王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不用做事,只不过让人参观参观,看又看不坏,也不累,几多好!

徐正明为了给爱梅治病,卖掉了一部分田屋。花屋小学就是被卖掉的花屋里的前面一半。

小泉说:“你们就是说出花骨朵来,我也不会听。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去现世,我要把她带在身边。”说完,便一个劲地催那仨人走。

堂客终于讨进了屋,那年徐正明四十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