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玄奘的推论(第2 / 6页)
龙霜月支不说话。
玄奘抬头看去,这时已经能隐约看见焉耆骑兵的身影了,黑压压一片,左侧看不见头,右侧看不见尾,五千人并成一线,齐头并进,他们纵马在葡萄园里驰过,葡萄藤纷纷伏倒。日光下,不停有刀光闪烁,骑兵们手握长刀砍伐着挡路的葡萄藤。玄奘心中沉重,看来朱贵说的没错,他们的确是为了堵截。在这样密集的搜索下,恐怕一只老鼠也躲不过去。
就在三军的鼓噪呐喊中,泥孰大吼一声,拖刀疾奔,凛冽的刀光朝着麴智盛怒斩而来。麴智盛静静地望着刀光,忽然感觉有些凄凉,看了看怀里的龙霜月支,喃喃地道:“霜月支,这辈子,我没法陪你度过了!”
朱贵脸色铁青,只好转过头去,朝宿卫们吼了一声:“赶紧撤!撤回王城!”
“一派胡言!”泥孰勃然大怒,拔出弯刀指着他,“早在三年前,焉耆王便答应了我的求婚,只不过霜月支还小,我便没有迎娶。你竟然施展妖法,迷惑霜月支,让我蒙受羞辱,这笔账咱们今天就算一下!”
百姓们眼看着大将军指挥若定,心里才稍微放松一下,命令一下来,忙不迭地帮助士兵们搬运守城器械,整个城市成了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
“杀了他!”龙突骑支也大吼,“泥孰,先斩了这个狂妄的小子,然后我们攻破高昌城,用麴文泰的血来洗刷这份耻辱!”
城内居民不分国别,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哪怕是焉耆人,此时也不得不站在高昌的立场上,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城池一旦被破,随之而来的就是乱兵抢掠。哪怕能侥幸在屠刀下逃得一命,货物也会被抢个精光。西域灭国战的残酷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屠城之举各国干得多了。以焉耆和高昌的深仇,以及其他两国对高昌的嫉妒,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
“杀了他!杀了他!”三国联军的战士一起鼓噪,声震大地。
但麴智盛却勃然大怒,指着泥孰大吼:“泥孰,霜月支是我的,你休想把她抢走!”
这时,城下聚集着一大群商队和百姓,正哭嚷连天,拥挤着要入城。张雄皱了皱眉,喝令:“让他们速速入城,再过半炷香时间,关闭城门!”
泥孰的脸冷峻了起来,嘲讽地望着他:“你便是麴智盛么?你的大卫王瓶呢?”
张雄摇摇头:“他们是骑兵,想包围王城,只需在城南城北各布下一支人马,从任何一个方向出城都逃不开他们的追杀。恐怕另有缘由。”
“在这里!”麴智盛踉踉跄跄走到破烂的马车前,将大卫王瓶拖了出来,砰的一声放在了地上。
张雄号称西域之虎,当即号令将主力放在了北门,其他城门则征召城内的居民协助士兵把守。他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中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更下令拆毁街上商户临时搭建的棚子,廓清道路,供骑兵随时支援。
麴智盛毫不畏惧,紧紧握着龙霜月支的手,与泥孰冷冷地对视。龙霜月支却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
此时,麴文泰和张雄也得到了消息,两人魂不附体,立即号令全城戒备,整个高昌王城全军动员,骑兵和都兵从四面八方赶赴北面的玄德门,连麴文泰的中兵也开始出动。高昌王城现有兵力三四千人,再加上散布在各郡的兵力,从兵员上可以说雄冠西域诸国。但这么一分散,就明显不够了。尤其是守卫王城,城池这么大,兵力再分散到各个城门,力量就更加薄弱。但不分散的话又无法判定攻城者主攻的方向,在对方五千铁骑的进攻下,可以说是危险到了极点。
玄奘不禁有些愤怒:“阿弥陀佛,公主,这便是你想看到的结局么?”
众人赶紧上了车马,车夫调转方向,朝着王城狂奔。
“难道他们想包围王城?”麴文泰也惊异。
三国联军的战士望着这只传说中的大卫王瓶,都不禁有些紧张,军阵一阵骚动。泥孰却冷笑不已:“这就是传说中无所不能的大卫王瓶?你为何不让里面的魔鬼出来,要了我的命!”
“陛下,联军为何会排成这样的阵形?”张雄纳闷不已,“这样看来虽然声势浩大,但阵形太薄,稍微一冲就会冲出一个缺口。他们想干什么?”
“我——”麴智盛张口结舌,有些恼羞成怒,“哼,不管怎么样,你休想带走霜月支!她爱的人是我!”
等到麴文泰和张雄到了北门的城楼上,向北一望,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黑压压的骑兵沿着天际线一字排开,所有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东西都被破坏一空。马蹄溅起的尘土宛如一道巨大的风暴,覆盖了火焰山,有如掀起了整座沙漠,朝着王城推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