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教育(三)(第3 / 3页)
后来赵含章知道,还特意通过报纸说了一声,认为他们具有钻研精神,做得很好,并公开了好几种纸张的制作方子。
那些新开的制纸作坊大喜,光明正大的抄起来。
赵含章知道,天下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只靠天下书局和皇室纸坊是不够的,她并不拘进入这一行的人。
尤其是纸坊,她只想要掌握书局主脉,其他的,自然要让利于民。
但短期内,至少五年内,市面上的纸张和书籍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她的书局和作坊,所以大量的印刷书籍,像《民间大夫手册》和《司农手册》的成本都压在了赵含章和朝廷身上。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好几个部门的官员,就连汲渊和明预都忍不住沉迷于此,每日下班后就想进宫来为她义务劳动。
整理好的书册,一些可以交给书局刊印,向外售卖,或者送到学堂里去给孩子们阅读;
一些则是印上几册,然后收在翰林院和皇宫里。
这些基本属于技术类,或是一些思想比较危险的流派,这种书不适合外流。
但赵含章和历代皇帝不一样,她不会将书藏起来,只放在皇室里,而是皇宫里有的,她都会允许翰林院里有一份。
就连《军医手册》虽有兵部买单,但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赵含章和朝廷身上。
所以,她真是痛并快乐着。
只不过她命赵铭、贺循和荀藩等人为书籍设级,危险的书放在最高层,重要的书放在下一层,普通的书放在下面几层,不同的官员,不同的目的可以借阅不同的书。
天下因为这些藏书,知识更加丰富,学子们能看到的世界更加丰富,能学到的知识更加广泛,赵含章心里也更满足,然后腰包也更空。
天下书局一半属于赵含章,一半属于朝廷和各地衙门。
天下的纸坊大多数也属于赵含章,不过因为纸张制作简单,一开始没人能做出像皇室纸坊那么便宜、多样的纸张。
但随着时间推移,制作过程慢慢泄露,外面便也有了方子,于是有人试探性的私下悄悄制纸,发现皇室和衙门不管后便光明正大的开起作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