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围猎(飓风行动·围猎) > 第一章 地上海陆丰

第一章 地上海陆丰(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博社村内村道狭窄,拐弯众多,第一次进入很容易迷路。郑海泉开着摩托车,按预定的侦查方向,准备秘密接近蔡良火的制毒老宅,但被尾追而来的摩托车打乱了计划。

五、狼队

正在王胜利挑选精兵强将准备抵近侦查的同时,2013年10月17日,广东省公安厅成立“雷霆扫毒”行动指挥部,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担任总指挥,副厅长郭少波任副总指挥,省厅禁毒局主要领导为指挥组成员。

与此同时,“雷霆扫毒”汕尾统一行动前线指挥小组成立,王胜利和林毅作为核心成员,直接参与策划指挥这场行动。

首先出场的,是民警郑海泉和他的女搭档林小青。虽然林小青对三甲地区的毒情早有耳闻,但她对三甲地区尤其是博社村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在两人开车从陆丰到甲西镇的路上,郑海泉向林小青作了详细的介绍。

两人说话间,甲西镇派出所到了。郑海泉到了派出所,却不急着去侦查,而是来到甲西镇派出所所长胡海涛简陋的办公室里,泡上一壶凤凰单枞,慢悠悠闲聊起来。3个人一直从下午两点喝到太阳西下,眼看快要太阳落山了,郑海泉才带着林小青出门。

被挑中的六位禁毒民警,当然知道省厅禁毒局副局长王胜利在禁毒界的名头,他们明白王胜利是在布局一场大行动。他们几乎同时向王胜利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我们这些人都熟悉三甲地区,都是本地人,与当地人甚至个别制毒贩毒人员,有着千丝万缕拐弯抹角的关系,你能信得过我们吗?”

王胜利回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四、堡垒博社

兵贵精而不贵多。王胜利在陆丰秘密搭建侦查小分队,对手直指甲西镇博社村的护村队伍“狼队”,还有“狼队”庇护下数不清的制毒窝点和绝命毒师们。

在甲西镇博社村,除了娶进村的外姓媳妇,村里男丁和后代全部姓蔡。博社村在册户籍人口1.4万人,常住人口却接近两万人。

摩托车上大街奔小道,郑海泉载着林小青出了甲西镇往海边的博社村奔去。林小青紧紧搂着郑海泉的腰,把半边脸紧贴在郑海泉后背上,一副陶醉的样子,但眼神却不停地搜索着路边的稻田、荔枝和龙眼树林。

这时候,林小青发现远处树林里升腾着几柱白色烟雾,却并不像小时候看到的袅袅炊烟,而是浓烟滚滚弥散在荔枝树林里,同时,还伴有强烈的浓硫酸的刺鼻味道。

她连忙提醒郑海泉说:“老郑,你看右边的荔枝林里,那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呛啊?”

郑海泉说:“你心里默记下来吧,看看树林里有几个地方有烟。这是造冰毒化学反应产生的烟雾,因为毒性太大、味道太重,谁也不敢在村里做,都是等下午天擦黑的时候才开工,知道我为什么现在才带你来了吧?来早了根本看不到。”

说话间,郑海泉驾驶摩托车七拐八拐来到了博社村。刚进村口,立即有两三辆摩托车尾随而来。

这多出来的几千人,是怎么来的呢?除了本村超生的没有上户口的娃娃之外,还有一部分外来人口。博社村一没有大型工业园区,二不是港口物流集散地,流动人口为什么会大量聚集在博社村呢?原因只有一个:博社村是制毒堡垒村,在这里可以安全制毒。

博社村里的房屋虽然看起来破败不堪、拥挤散乱,但这样的破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却动辄数万元。租房的人在里面做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海陆丰制毒的核心,在以甲子港为中心的三甲地区,三甲地区的制毒核心又在博社村,所以博社村被警方称为“制毒堡垒村”。

在警方的调查过程中,博社制毒的源头来自于本村的两个人,其中头号人物就是村支书蔡东家,他同时也是博社宗族中的核心人物,在村民中威望颇高。后来,蔡东家一个在外地闯荡的本家堂弟带回来了制毒技术,这个人叫蔡良火。

蔡良火与蔡东家一拍即合,蔡东家出资金,蔡良火出技术,兄弟俩成为博社村制贩毒品的“开山鼻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