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小夜曲(音乐会几种开法) > 十七、转场

十七、转场(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安宁静静地等待着,他把长笛放到了嘴边,等待着下一个可以融进去的间隙,融进去以后,他将走到弟弟安静的身边,他可以想象弟弟不会惊讶,而会淡淡地笑着,停下来,让他吹出他自己的节奏。

安宁的视线在寻找一个人的身影。他预感到了谁的音乐即将在这里飘起来,呼应这山地林间的气息以及每一位听者心里正在积累起来的情绪。蔚蓝坐在他的身边,她在向长廊那边眺望。她隐约着的兴奋好像小光束,在她脸上一闪一闪。她还站起来几次,往那边走过去,然后又走回来,在张罗什么。于是他也不断往那边看,他没看见安静,居然看见了“静冥幽客”许晴儿,她戴着一顶棒球帽,站在一台摄像机后。许晴儿也看见了他,向他挥手。她走过来了,卡通般的小脸配着棒球帽,显得很运动。她落落大方地说,嗨,你来了。他点头,说,你摄像?她低语道,试着玩玩。

她告诉他想用新媒体方式做个视频,在网上传传看。他点头。许晴儿伸手在空中向周围画了一个圈,说,这儿多好,如果真能拍得出这里的味道,应该会很有风格。她向他笑着,说,你先坐,我过去了。

周围还有一些人,他认识,或面熟。画家、学生、僧侣。相似的书卷气。他向他们点头,偶尔也有人在他耳畔说上几句,轻声轻语间,他没提“安静”这个名字,他已经知道今晚谁将登场。他看着那轮明月,此刻它洒下一片银辉,他等待笛音升起。

当笛音幽幽响起,安宁看见那个弟弟穿着一袭绣着翠竹的银灰色长衫站到了庭院的中间,他静静地吹响《水月》。

那笛音在这空山竹林寺院的映衬下,显得悠远苍茫。在月光下,音符盘旋,像风一样萦绕在庭院上空。安宁听着听着,感觉脸上有水在流动,他太熟悉这旋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曾为它编配,曾想象需要哪些声音去配,而现在,它什么都不需要,只是一支竹笛,一个音色,就呈现了所有的表现力,它超越了自己能想象的、自己在医院病房里曾经无法言表的那种意境,现在安静竟用一支笛子就渲染出来。安宁知道与所有的艺术一样,感人是因为透彻地表达了心,也就是说,他吹奏的是自己的一颗心。

安宁瞅着她,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她,是因为她淡然、实在的背后其实掩映着浪漫的底子,不媚俗,也不夸张。

蔚蓝轻轻摇了一下他的手臂,说,过几天我就走了,提前去北京适应一下,今天晚上你跟我和另外一些朋友去看场音乐会吧。

安宁说,好啊,晚上有什么音乐会啊,我怎么没听说有演出呢?

蔚蓝说,我们一些朋友张罗的,哦,带上你的长笛,说不定能一起玩呢。

傍晚老同学韩呼冬开了一辆车过来,带上蔚蓝和安宁一路向西。

安宁在乐音中感觉出窍,他沉浸在月色的漫想之中,好像脑袋空了,悄然入定。直到蔚蓝帮他把放在石凳旁的长笛从笛盒里拿出来,放在他的手上,他才愣愣地看着身边的她。

她抿嘴而笑,眼睛在问,怎么样,好不好?这个音乐会我做得好不好?

他点头,轻语,很棒。

她把头凑近来,对他说,你上去,和他合一下,试试,不要紧。

她额头上有被月光照耀的光晕。他想了想,站起来,绕过一旁的香樟,来到长廊。他依长廊而立,从这边看过去,庭院中的安静像被月色笼罩,那笛子里飞逸而出的音符,像银光闪烁的蜜蜂在围着他轻轻地旋转。

安宁觉得很奇怪,这是要开去哪儿?问蔚蓝。她笑道,保密。车子开了好一会儿,到了永安寺。安宁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嘟哝,在这里搞。

寺院大门口,一个出家人领他们往里面走。傍晚时分的寺院,沉浸在夕阳的暖黄色中,游人已经散尽,四下清幽安详。沿着石板路向山上走,深春草木散发着一阵阵的清香,有钟声从山岗上传来,静穆感在空气中蔓延。安宁已隐约感觉出这音乐演出的指向和意趣。他听见蔚蓝在问出家人,他们都来了吗?他说,好像差不多了。

他们来到了“梵籁”庭院。这里地处山坳,被竹林环绕。四座飞檐的精致小殿围出一个清雅的庭院,暗红色长廊,青石板,石凳,香樟,盆栽荷花。这是寺院里读书的院子。

庭院里已经有一些人了,二三十位,静静地坐着,在暮色中等待光线转暗,夜幕升起。

空气中有寺院里特有的香火之气,它随风飘曳,以无形勾勒着深沉的气场。抬头可以看见依山的大殿的侧影,山坡上竹林在“沙沙”地响动。每一个人静坐在这里,心里的安详随夜色弥漫,一轮圆月在天空中显现出来,并且光华渐渐明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