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盛魁 > 大盛魁3 第五章

大盛魁3 第五章(第8 / 4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你有心事!”尼姑笑道,“你骗不了我,施主,没有你这样仔细看的。难道说你有出家的心思?”

关道台自有自己的理论,他说:“以商务而论,东南盐为巨擘,西北则茶为大宗;茶叶倒灌不但损害我华商的利益,同时也使政府的税收大量流失,有损国家之根本。”

“我想打扰一下……”

于是传巴达玛耶夫本人来到归化道台衙门。巴达玛耶夫气焰嚣张,公堂之上竟然不下跪。一气之下关道台愤然下令,命衙役当堂责打巴达玛耶夫二十刑杖!

与庙连接在一起的土地延伸出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绿油油地在土默特平原上铺展着。清新的空气沁润着她的头脑和心脏,爽利的风抚慰着她的面颊。杏儿感到自己的心情是从来没有过的宽展和舒畅,她伸展双臂喊道:“春天终于到了!……”

关道台积极反俄,为制止茶叶倒灌的事多方奔走。这位新到任的道台还明白,对于归化的华商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把生意做到俄罗斯去。所以关道台也积极推动这件事情。关道台给了归化商人有力的支持。

杏儿的呐喊在空旷的田野上空回荡,声音颤动着飘出去很远很远。这是一个全新的杏儿,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杏儿!她心境安帖,头脑清爽,在这个杏儿的心里丈夫古海变得虚无缥缈,越来越不真实,面目也分辨不清了。当然杏儿对他再也没有什么感觉,对他的地位、对他的金钱全都没有了感觉。

关道台说:“恐怕还得与朝廷言明利害,俄商倒灌茶货,大量逃脱朝廷的税收。长此以往,我朝税源就会因此而枯竭。”并且表示,“对此事一定要一查到底!”

姑子庙周围的庄稼并不属于姑子庙,而是属于名叫姑子拜兴的小村庄。这里可以看到有农民在田地里劳作,他们五颜六色的衣服在绿色麦田里显得生机勃勃。世俗与佛界竟然如此和谐,杏儿感到无比亲切,似乎嗅到了家乡麦田的味道。她对自己说:这里该是我的家了……

归化城还发生了杏儿料想不到的变化,史靖仁家的情况也很不妙,史路氏彻底地疯癫了!初时听到史路氏疯癫的传闻杏儿还不大相信,后来当她在大街上亲眼目睹史路氏赤裸着身体奔跑的模样,就不能不信了。

“不,我就在这里看将军打拳。”

偌大一座商城,街市喧嚣,曾经是杏儿无限向往的地方。但是现在杏儿的感觉里这座城市却是越来越陌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更没有说体己话的人。

侍卫悄声提醒古海:“古掌柜,请客厅等候。”

一旦走进了归化城,杏儿觉得在家的日子就比以往更加难熬。冬天在怒吼的狂风中度过,狂风和大雪把归化城紧紧包裹,杏儿就蜷缩在屋子里苦挨着时日,十天半月不敢出门,别提心里有多憋屈了。

其二,禁止发给俄商运茶回国执照。他管辖的道台衙署停止向俄商发放这种执照,以进一步遏制俄商的茶叶走私活动。这一措施既符合国家主权原则,也符合中俄有关条约规定,但对不法俄国茶商说来,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杏儿的行为引起庙方的注意,一个中年尼姑跟上了她。在杏儿转到姑子庙内的小厨房的时候,那个尼姑终于发话了:“施主,您有什么事吗?”

大力整顿边贸的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

关道台根据条约规定要求达尔罕旗府将此项砖茶全数充公。如此严厉地惩罚不法俄国茶商这还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这件事引起了很大震动。这是中国官方对从事非法茶叶贸易的俄商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在将军衙署院门外通报了姓名,古海随卫兵进入内院。正是春花五月,满院的桃树桃花盛开,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芬芳。古海站住了,他看见身着一身白色绸缎衣裤的裕瑞将军正在树下打太极拳,旁若无人。

熬着挨着,春天终于到了。

这是一个看似平静的黄昏,古海应邀走进了裕瑞将军的宅第。

这天杏儿走进了姑子庙。姑子庙是一座著名的尼姑庵,坐落在归化城东四里,绥远城西北方向一里许,属于两城所共有。附近有座村落因姑子庙的关系被人们称做是姑子拜兴。

从康熙时代的1692年到同治年的现在,整整一百七十年过去了!大清皇帝不允许中国商人到俄罗斯去做生意。双边的贸易条件不能够对等,游戏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