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3 第六章(第3 / 13页)
得知消息的古海赶到事发地点的时候已然是中午时分。古海用手拨开围观的人群想看个究竟,说实话他听说义和团处死了邝振海,可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消息是错的。毕竟是同乡,毕竟在商海中交往几十年,毕竟是母亲生母亲养,来世上走了一回,一切的错都不在邝振海的身上。他不愿邝振海死,觉得这样死也太冤,太不值。
日久天长,那些吸食大烟的人一个个都变得骨瘦如柴,面容苍白,精神颓唐。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话:谁种谁肥,谁吃谁灰;好人抽成个病人,病人抽成个死人。许多吸食者,抽到最后,典房卖地,鬻妻售子,偷盗乞讨,有的甚至倒毙街头。每到严冬腊月,许多冻死、饿死、病死的“大烟鬼”被抬到孤魂滩。因此,归化人又把大烟叫做“断后草”。
但是古海看到身首异处的人真的是邝振海!邝振海身上穿的那套衣服还是古海给他的,是大盛魁伙计统一做的灰色袍子。脑后的假辫子早不知被丢到了哪里,不过没有辫子的脑袋一眼就认出来了。血迹把一大片杂草都染红了。
归化城的街道依然是熙熙攘攘。古海穿过大北街,大南街,走进一条小巷。段靖娃暂时就住在这里的宇龙客店。街道两旁闪烁着荧荧的烟灯,不知不觉间大烟在归化弥漫开来,首先在蒙、汉、满官吏、士卒中点燃起来,这一小撮人对鸦片的吸食,很快腐蚀了整个统治机构。到后来,许许多多的市民、农民和牧民都沾染了这个恶习。在大什字南的居民中,十家约有七家有吸食鸦片的人。世风日下,红灯业兴盛起来,小召后、大御石巷、小御石巷、范家巷、史家巷、三官庙街、民市北街、民市南街、美人桥附近,均有暗娼活动,每家暗娼都备有烟灯。
“好!古大掌柜果然敢做敢当。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后会有期!”
彼时归化商界但凡数得上名号的商号,其主要财东和掌柜一般都捐有官职,因此原本是属于政界的一场活动居然有众多商人现身。
首领一声号令,黑压压的人群顿时就离去了。
这一天,归化城当地官员和社会名流,齐集大召为清德宗驾崩而举行祭典。因系国丧大典,所有官员一律要穿孝服。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出席祭奠的官员并不是穿白布制的孝服,而是把朝褂翻过来穿,就是把面子反到里面来穿,且将帽子顶上的红缨也一律摘掉。
三天之后,夜里,大盛魁城柜大门吱嘎嘎响了,一个黑影从门缝间溜了出去。黑影很快就消失在幽暗的得胜街深处。
“绝无戏言!”
古海轻声叫了一声扑过去,他把一只胳膊插到郭玉的脖子后面,抱着他的膀子,同时低声喊:“快,来个人……帮我一下!”
“归化尽人皆知古大掌柜的名声,您乃是北中国商界第一人。”
祭典仪式一直持续至一个时辰之后,古海看得真切,突然间郭玉的身体就像面条似的瘫倒在地上。
“不敢领受!不敢!……”
归化城内的大召是俗名,习惯的称呼,它的正式的名称叫做无量寺。无量寺是康熙皇帝的家庙,在佛教界地位甚高,平日里这里除了作为佛事活动的场所之外,同时也是官场军界朔望朝拜之地。按照清代朝廷的制度,归化地方各级军政官员每年于朔望之日,必须朝服辉煌齐集大召,在设有万岁牌的正殿举行朝拜礼仪。就是说无量寺担当着重大政治活动的重任。
但是那条黑影还未走出巷子口,即被埋伏在巷子里的义和团抓住。被抓的不是别人,正是邝振海!
天义德倒塌了,预备回乡的段靖娃只能住在客店。打听到段靖娃行踪的古海到宇龙客店看望同乡的伙伴,却未见着他的人影。没曾想两个人却在大召举办的国丧大典中相遇了。古海对段靖娃和天义德商号的命运深为同情,谈到乌里雅苏台分庄变卖之事俩人尽都潸然泪下。
天亮以后,愤怒的义和团就将邝振海押到归化城东的孤魂滩砍了脑袋。
十亩田里八亩烟,留下两亩杂谷田,这是当时归化地区的真实写照。
古海也不敢再问别人,乖乖低头站在人群中聆听喇嘛念经。
“古大掌柜不必谦虚,”首领说,“我的意思是,您可敢拿您的名声担保邝振海没有躲进大盛魁的院子?”
郭玉无言地摇摇头。
“我担保。”
古海走进大殿的时候被眼前的怪异景象惊了一下!他走到郭玉身旁,悄悄问:“官人们的衣服咋这样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