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地外(江河日上) 第12章 巧化危机(第2 / 8页)
隔壁的书房里传来几声拍掌的声音,原来做菜的人躲在书房里,掌声是对林寒江分析的认可。
林寒江探头想看个究竟,却被钱起拦住:“既然开始考试了,就不能耍赖作弊。”
林寒江一脸为难,说:“我把齐江所有认识的女性都过了一遍筛子,两位嫂夫人不是,连我家的小雪我也想到了。我都怀疑耿正你是不是暗中把她接来了,但是她也做不出来这样雅致的菜品……我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谁?”
“原来传说都是真的!我原来读书中的菜品神技,一直以为不过是文人的夸大之词。今天看了这道菜,原来真的可以把诗词意境化作菜品,让我大开眼界。”林寒江显然对这道菜肴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住地赞叹。
耿正捶他一拳,让他不要转移话题,赶紧说出答案。林寒江苦笑道:“大厨的名字没有猜到,这道菜肴的名字我倒是猜个八九不离十。”
钱起问:“难道是你说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林寒江摇头:“如果以‘轻舟已过万重山’命名此菜,恐怕又落入古人的俗套,不符厨师的本意。”
钱起有些好奇:“那你说说,这道菜该怎么命名?”
耿正双眼像是被茅台酒钩住了,哼着小曲气他:“不能说啊不能说,说了学长会把我踢进江里喂王八!”
林寒江只好问钱起:“既然说了是考我,那么考题在哪里?”
钱起指着桌子上的菜肴,说:“这桌子菜就是第一道考题,你如果通过这桌菜猜出了出题人的姓名,这个人就会出来陪你痛饮一场!”
桌子上的菜肴竟然是考题,林寒江被这人的怪异出题吸引住了,他也想知道这人到底是谁。他问钱起:“如果我猜不出来呢?”
钱起说:“第一道题猜不出来,这人就只喝水不饮酒;如果第二道题也猜不出来,这人就悄悄离开,不会出来和你见面。我听说,这个人轻易不下厨,但是这次为了你,不避庖厨,洗手做羹汤,把我家里原来的厨师都撵出去喝茶了。”
林寒江略一沉吟,说:“这道菜应当取意于学长最喜欢的那句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耿正偏要和他犟:“我觉得‘轻舟已过万重山’很贴切啊,你说的‘曲终’又在哪里?”
林寒江指着吹笛子的渔翁,说:“‘曲’在老渔翁的笛子中,以物喻义,尚不算难,最难的是如何体现出‘终’字的韵味,以静蕴动,实属神来之笔。”林寒江指着山峰下怪石嶙峋的地方,说,“蛋羹做的江水在此处惊涛拍岸,浪花飞溅,说明江水流速很快,竹筏上的老渔翁只怕一曲刚完,已是消逝远去不见踪影,这就是‘终’字的神韵所在。”
钱起和耿正恍然大悟,连声称赞林寒江观察得细致入微。耿正忍不住拿出手机拍这道菜。林寒江又说:“这道菜立意深远,巧夺天工,构思细腻,我猜多半是出自一位兰心蕙质的女子之手,莫不是学长金屋藏娇的嫂夫人?”
钱起连连摇手:“好兄弟,你可别害我,你嫂子此时正在加利福尼亚晒太阳呢。我要是敢金屋藏娇,她都能抢一架飞机回来和我玩命!”
林寒江第一次遇见这样有趣的酒局,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如果两道题我都猜不到,那我今天也不喝酒了!”他走到桌子前仔细端详那几道菜肴,其他几道菜肴倒还平常,只有中间那一盘造型精美,引起了林寒江的注意。圆形的影青瓷托盘上,用蛋羹绘出了一道弯曲的江水,江水两侧用翠绿的野菜堆成高低两座山峰,山峰脚下还有嶙峋怪石,浪花拍溅。最让人惊叹的是江水之上竟然用一小段黄瓜雕成一只小小竹排,竹排之上又用胡萝卜雕出一个吹笛子的渔翁,神态安逸,栩栩如生,整道菜仿佛一幅山水画,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林寒江忍不住赞叹道:“以前在书上曾经读过,古时有名厨以唐诗‘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境制作菜肴,巧夺天工,让人不忍下箸,眼前这道菜就有如此神韵。”钱起和耿正都点头称是。
林寒江脑子飞快运转,还是猜不到答案。他不好意思直接承认,于是故意拖延时间,给二人讲起他从野史中读到的一则小故事:后周显德二年,周世宗柴荣实施了大规模灭佛运动,除了有皇帝题字的寺庙可以保存,其他的寺庙全部拆除,僧尼遣返还俗。当时全国有三万余所寺庙遭此厄运,其中有一名比丘尼梵正因精于厨艺,享有盛名,柴荣便让人从遣散的僧尼中找到她,问她:“僧侣众多却不事农桑,只会晨钟暮鼓吃斋念佛,于国有何用?”梵正没有回答,只是起身行礼请求为皇上做一道菜,以此表达对皇上的崇敬之心。柴荣寻求梵正的本意就是想品尝她的厨艺,当时大喜过望,立即召集文武官员,一起观摩品尝佛门名厨的绝世手艺。一个时辰不到,二十盘菜被宫女太监传上殿来,每一盘菜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画,让柴荣和文武百官啧啧称奇。而等到梵正重新上殿才是真正见证奇迹的时刻,梵正将二十盘菜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长卷,有见多识广的官员当场惊呼:“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图》!”《辋川图》中有辋水、文杏馆、金屑泉等亭台楼阁二十余处,鳞次栉比烦琐复杂,梵正却用脍、肉脯、肉酱、瓜果、蔬菜等食材将其原样复制,技艺可谓巧夺天工。柴荣和文武百官被震惊得目瞪口呆,梵正从图中殿宇一角取下一块“腌瓜”,对柴荣说:“贫尼只是一腌瓜而已。”柴荣不解,梵正答道:“《辋川图》即陛下江山,贫尼取一腌瓜,即为陛下守住一隅之地,便是佛道。”柴荣恍然大悟,明白梵正是以名画入菜、以菜喻理规劝自己,天下江山如名画,僧尼儒道自有自己的角色,自此以后柴荣的灭佛之举就弱化了很多。梵正以菜品绘制《辋川图》,为天下僧尼请命,可谓功德无量。
听了这个小故事,钱起和耿正一起叹服,耿正更是摇头叹息:“没见识过菜品组成的《辋川图》,没品尝过诗词名画做成的菜肴,我以前讲的‘诗意生活’简直就是做菜不放盐,淡而无味!”
林寒江道:“今天看到这道菜,我才晓得老百姓街巷相传的一句话的含义。”
钱起和耿正都好奇,耿正问他:“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