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安之春(第2 / 25页)
贵人和官吏之间,也流行着西域装扮。
脚履西域式长靴、穿着长下摆衣物,英姿焕发地骑着马的贵人可不少。
人们的交谈声、车马声、流泻的管弦曲乐、食物的味道——对空海逸势二人而言,一切都是异国情趣。
这些不必说,西胡的国教祆教——拜火教,还有摩尼教,也都传入长安。另外,景教——聂斯脱里派的基督教也东传而来。长安建有各教的寺院。
这里没有种族歧视,即使是异国人,只要考试成绩优异,一样可以任官,也有可能位居高职。事实上,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异国人。
这些异族所带来的各种宗教,都受到政治的高度保护。
这些异族,有如散布华丽色彩般,混杂在熙来攘往的群众里。
身穿皮衣、脚履及膝皮革长靴的胡人昂首阔步,旁边的酒坊则传出胡乐来。
路过的马车,所发出的辚辚声更添热闹。
高楼之上的天空,也显现出温柔的色彩。
走过大街,一踏进游廓的夹道——狭斜,人们的脚步也变得轻盈了。
僧侣装扮的空海,即使走在这称为“狭斜”的妓院、酒肆鳞次的街道,也不会有谁停下来多看他一眼。
因为,街道上到处都是商人、官吏、僧侣、异国人。
所谓“胡”,狭义指的是伊朗,广义则泛指西域诸国。
一般而言,胡人包括西胡人、大食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维吾尔族人。
胡女、胡姬、胡商、胡麻、胡乐、胡旋舞都是西域人、西域食物及西域文化。
赤发碧眼——
那样的种族,空海和逸势都是第一次在这长安城看到。
像长安这般有各式各样种族生活在一起的城市,在当时的世界绝无仅有。
据说光是各国的使臣,平常就超过四千人。
长安的人口一百万人,其中有一万人是异国人,除了使臣之外,还有六千名普通异国人生活在这个大城市。
首先有倭国,还有吐蕃、西胡、大食、天竺,另外,还有土耳其、维吾尔族、西域种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都聚集在这个城市。
这些人带来的,不仅是文物,也带来了宗教,如道教、佛教、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