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咒法宫(第1 / 36页)
推荐小说:
志明对于空海快速的吸收能力,更是惊奇不已。
说到对于佛教知识或思考方式,空海比志明更有深度。
志明学习天竺语,是拜天竺东渡来唐的婆罗门为师。志明现在则教空海天竺语。
志明对于空海领悟力之强,曾惊叹地说出:
对于唐语,空海已经比一般唐人精通。梵语也大致学会了。若想在日本用来传承显教,已经够用。不过,密教是新兴佛法,光靠唐语理解,仍然十分困难。因此,学习梵语便不可或缺。譬如,唐语所说的“涅槃”,在梵语,是指烦恼“消除”了的状态。“涅槃”其实是用唐语音译过来的词。然而,在天竺,其本意却指“熄灭”火焰。
“消除”和“熄灭”,意义大不相同。
在日本,“涅槃”被诠释为灭度、寂灭的意思,这和添加了个人意志及行动的词汇,譬如(以自我意志)“消除”烦恼、火焰的唐语译词,二者意思完全不同。
如此,若不将这些成为佛教名词之前的天竺语本意消化为自己的知识,进入青龙寺之后,恐怕还得从学习梵语开始。
空海打算在进入青龙寺之前,先将天竺语完全融化于自身内部。
【一】
四月——
空海忙得不可开交。
他正忙着准备正式进入青龙寺。
所谓准备,是指外语。
毕竟空海的语言能力异于常人。
空海已向西明寺的志明和尚,还有大猴,学习了天竺语。
一般口语,他已说得和大猴一样好。佛教的专业部分,他的程度也已凌驾志明之上。
连大猴都曾说出这样赞叹的话:
“空海先生,您前世莫非是天竺人?”
梵语和梵文——也就是印度语。
天竺的语言。
在日本时,空海已经学会梵文。不过,那毕竟是从天竺经由唐国再渡海到日本的。不够充分。
倘若要将密教大法带回日本,必须先学会天竺的语言——Sanskrit,也就是梵语。
因为若要将密教归为己有,相对于显教,更需要深入理解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