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 / 2页)
余珊珊那儿他当然不会去,他一脸醉意,此时又是三更半夜,不是等着被人讨厌吗。他不知道申华东究竟有没有使出浑身解数,他想知道得要命,也为此心烦得不行。可是幸好,他心里有贷款可能得逞的喜悦。银行贷款啊,多么难得,虽然第一次可能只有三百万,可是他们不是说了吗,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挂上钩了,未来只有越钓多多。柳钧太需要资金了,若是能把他自己卖了换钱,他都愿意。每天束手束脚、拆东墙补西墙地工作,却还连新车都不敢买,他已经快窝囊死。
千禧年年底的时候,市区又开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原先国有银行与信用社垄断江湖的局面渐渐崩裂。新来银行自然难以撼动大国营银行的地盘,必然灵活机动地另辟蹊径,寻找遗珠堆里的成长型企业发展业务。新银行虽然初来乍到,但除了一个上层,其他人员基本上就地取材,就地从国营银行挖角。从同学那儿获知新银行降临的消息,柳钧便盘算上了。柳钧而今已经学会一个诀窍,那就是别贸然上一个全然陌生的门谈对他很重要的事,以免一开始便以严肃的互相警戒拉开序幕。
“总之我非常非常感谢你,谢谢啦,睡我下铺的阿东兄弟。”柳钧“哈哈哈”三声,结束了电话。他相信那头的申华东掉进云里雾里了。小把戏,谁不会。虽然挺对不起余珊珊,可他唯有出此下策。
但才刚入席,柳钧的电话就响,柳钧一看,竟然是余珊珊主动来电。他连忙接起,那边余珊珊就淡淡地问:“很忙,在应酬?”
整个应酬上,他心里虽然忐忑不安,可总算是好过许多,宾主尽欢。可惜两位银行人士意犹未尽的样子,柳钧无奈,只有陪他们继续去卡拉OK唱歌。打电话给余珊珊,余珊珊不接,给申华东,申华东则是给他“嘿嘿嘿”三声,全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晚上,柳钧请银行信贷人员吃饭,叫上钱宏明一起作陪,因他知道钱宏明一准喜欢参与这种聚餐,果然。
等柳钧打完电话进包厢,四个三陪女已经齐刷刷上阵了。柳钧分到一个,可他不敢挑战自己的欲望,便将属于他的三陪女贡献出来点歌。包厢里又喝又唱又闹,融洽的气氛下,银行人士将银行贷款审批程序,以及每个领导的喜好倾向,对柳钧托盘而出。他们还谈了很多本事金融界的八卦趣闻,连钱宏明听闻后也惊讶不已。柳钧心说,这种低于底线的氛围之下,大家将脸皮搁在一边,大概才方便坦诚相对,这个“坦”,其实用“袒”更恰当。
令柳钧惊讶的是,很快就有两家私人融资来电接洽,愿意降低利息借款给柳钧。可私人融资利息再低,比柳钧现在千辛万苦谈下来的还低,也不可能与银行贷款利率相比。柳钧只是很奇怪,那两家私人融资怎么知道的他,又怎么会清楚他公司业绩有成长性。但无论如何,在春节到来之前,柳钧看到前路显现曙光,那曙光是金晃晃的有点儿俗气的铜钿色。
曲终人散,四个人都已醉醺醺,大家勾肩搭背地称兄道弟,言语之间,柳钧得知他的贷款这回将极有把握。他也得知,原来前儿两个私人融资是眼前这两位银行人士介绍。往往他们能替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他们取得提成,便罢;若不能,而企业又是他们看好的,他们就卖情报,他们手头多的是自己撞上来的企业,又能看到一手的资料。
新开张银行办事效率很高,初步审定之后,便来两个人到腾飞实地查看。现场自然是没说的,柳钧陪同的解释更是让银行职员很是意外。不过眼下腾飞规模不大,他们转一圈不用多少时间,便走了,约下晚上一起吃饭。
柳钧反正也见怪不怪了,他已经习惯大家的职业道德。
柳钧通过同学朋友,辗转联系上新开张银行的信贷人员,通电话交谈良好之后,才上门拜访。因已有三分情面在,彼此沟通非常良好。尤其是柳钧的财务外包,做帐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因此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自然也高了几分。从报表上看,很显然的,腾飞成长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