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艰难的制造 > 第93章

第93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真的会有我们的机会?”柳钧不知为何,却不怎么相信换一个市委书记会真有曙光降临,毕竟像宋运辉那样的知识型干部太少。

“不要因噎废食嘛。不过作为你,你也得兼顾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注意扩大你的规模,增值你的利税,你总得让大多数不懂科研的人看到珍惜你的理由,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属于科研人员的开心。”

柳钧不禁抓抓头皮,他奇怪宋运辉总能抓到他的弱点。于是他老老实实地道:“我在工厂新址上筹建一个制造车间,以后我们的产品范围可以扩大很多,产能也将大幅度提高。我这回投入得特别多,本来那笔钱是准备买隔一条路的烧焦企业,现在好,索性让铸造车间更上个台阶,资金紧张得我每天睡觉做梦抢金库。”可又忍不住得意地炫耀:“不算这儿的研发中心,我现在全公司生产用地接近一百亩,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规模了。”

“好,趁年轻,吃点苦算什么。回头等车间安装到差不多,再通知我去看看。”柳钧的这点儿规模,相对于宋运辉指挥的千军万马,着实算不得什么,他很难为此产生共鸣。但宋运辉看好柳钧的坚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人能脚踏实地将理念变为现实,大不容易。“铸造车间的污染会不会很大?我看到新的规划,城市准备往你们工业区的方向扩展。”

“我在努力减少铸造车间的污染。不仅我个人受不了工业区那几家汽配厂家的铸造污染,我的精密设备也受不了,怎么可能在自家也安一个污染源。”

“工业区空气越来越不好,我一家控制排放根本影响不了大环境,经常是某一家乱排放,臭足一大片地域。我们的工程师又个个内行,一闻气味就说空气中有什么什么,能致什么什么病,还让他们怎么安心工作。看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已经招商的项目,基本上排斥污染行业,设计的环境也很不错,这儿未来可能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以后也方便工程师们上下班,和户口在市区的落户。”

宋运辉听了连连点头,“你还真舍得下血本。你的研发中心人员流动大不大。”

“相比其他企业,我的研发中心算是很稳定。不过还是有好几个优秀人才流出,非常不舍得。若是自己创业或者去到更好地方,那么我祝福他们,可是有些明显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给开的高工资,我看着真是心疼,可是又不能刀架他们脖子上不让走。”

“以前外资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开高工资挖去我不少好人才,几乎有一半,可以说是砸了我一闷棍,逼着我不断想方设法提供人才升迁机会和优厚福利,眼下人员流失越来越少。十几年过去,回头再细数当年跳槽去外企的那些人,发展机遇相比留在东海的人差远了。事在人为,你也可以做到。你公司在业内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好。”

柳钧叹一声气,“宋总,我这儿虽然挂名外资,可本质是私企,我也不愿学有些公司挂一个在国外注册的名号来国内招摇撞骗,所以说起来总归不属于主流,姥姥不亲,爷爷不爱,无处挂单。这回华北那家招标,宋总也知道的,标书说得很明确,只给国企产品和纯国外产品开绿灯。本来国企产品也没份,但国企好歹是主流,后来有关部门施加了压力,总算添了国企产品一条,我们私企就没人替我们撑腰了。那么大一个合同,真是急得我恨不得拿一箱子钱去行贿。难怪我们研发中心的人还是要跳槽,谁都看得到私企老板的社会地位有多低,那么在私企老板手下打工只有更加低级,年轻有血性的谁愿意被人看低。有一个最可惜,在我这儿做了两年,非常优秀的人才,可惜跟我挥泪告别去了500强外企跑业务,全然抛弃了技术知识……”

宋运辉点头,“绿色GDP,虽然只是会议上的一个提议,可毕竟是有人提出了。我们做企业的都得好自为之。”

但柳钧没把宋运辉的这个提醒太往心里去,他都已经凭良心拿他在德国的那套排放标准严要求了,工业区应该树他为标杆,他不需要担心。

“抱怨没有用,你应该竭尽全力留住那个优秀人才,事在人为。”宋引眼睛亮晶晶地在一边儿插话。

宋运辉和柳钧闻言都是一笑,小姑娘当然不会懂得人才虽挥泪却求去的复杂背景。“小柳,你力邀我来参观你的研发中心,是不是希望我替你跟华北那家说句话?”

“是的,宋总,我们完全能做到符合各项技术要求。不瞒宋总,我们与这回竞标的外企在南亚竞争另一个项目,我反而在国外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有望以价廉物美获得订单。希望我们的国企也给我们机会。”

宋运辉沉吟,“那家,我和他们关系不错。不过他们招标那么做事出有因。他们的主要负责人过去也支持国内研发,可惜四年前他力排众议采用一家私企的产品,结果私企拿出来的样品很好,最初产品也很好,渐渐就买通验收人员偷工减料了,最终导致事故,为此那位主要负责人被查得很惨。你不能怪没人替你们私企做主,关键是没人敢替你们打保票。另外,比如招标如果允许私企参与,你信不信,绝对有不少私企参与,最初拿出的标书比谁都好看,价格比谁都优惠,若真从字面上来判断,你还比不上他们。但等预付款一付,乙方就摇身一变挟持巨款成为甲方了。为了大浪淘沙,招标企业需要投入绝大人力财力才能调查清楚,那么谁家愿意额外出这些钱辛辛苦苦来扶持一家私企?换你,是不是也要算算招标成本?有些事你不能心急,声誉需要一点一点地积攒,现在的环境已经远远好于过往。比如等你这儿的研发中心落成投入运作,这就是最拿得出手的硬条件了。华北那儿,我会替你问问。”

柳钧差点儿失望,想不到最后形势急转,他清楚宋运辉轻易不会答应,答应的话就一定会有结果。柳钧高兴得窜起来,恨不得抱起可可往上抛。他抓住宋运辉的手连声说谢谢。宋运辉却不居功,指着工地道:“今天看到你这样的真投入很不容易,一个人坚持理念一条路走到黑很不容易,你得相信往后有越来越多支持产业振兴的管理者出现。新任市委曹书记,我前儿刚与他见过一面,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我们谈到去年底开始讨论的绿色GDP,谈到本市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信你们的曙光就在前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