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六朝纪事(大明风华) > 下册 第二卷 凤凰浴火隐于朝 第十九章 人似水难量

下册 第二卷 凤凰浴火隐于朝 第十九章 人似水难量(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上好的‘大红袍’!”朱瞻基用盖碗轻轻拂去漂在上面的茶叶,凑在茶盏前深深吸了口气,立即笑道:“真是好茶,记得‘大红袍’这个名字和背后的故事,还是杨学士当年讲给朕听的,朕一直都记得。”“皇上!”杨荣再次起身,他揖手道:“皇上,臣留下来只想对皇上说一句话。这句话,当年成祖爷靖难起兵攻入奉天城在金川门破城之前曾经说过;在灾荒时节全国赋税只收上来三成的情况下,仍旧力排众议下旨让郑和领船队出航时说过;在满朝文武众口一词的反对声中仍执意迁都北京时说过;在远征漠北时说过,在南讨交趾时仍说过……”朱瞻基点了点头,没有丝毫不耐烦,他也站起身颔首道:“朕愿闻其详!”“成祖爷说‘朕做事,素来不为虚名,只求上不愧天,下不负民。’”杨荣说此话时,目光中有些恍惚似乎是在看着朱瞻基又像是透过他在看另一个人,他定定地一字一句说完之后,便重重地跪下。

“是!”一声令下,万炮齐轰,乐安城门瞬间被烟雾笼罩,一轮猛烈的炮轰之后,乐安城已被朱瞻基轻松拿下。

杨荣眉头微皱,想要开口又独自忍下,终于从朱瞻基所言,谢了恩坐在下首的椅子上。

“皇上!”汉王府门口,英国公张辅回奏道:“汉王府九百三十二口,除了汉王与世子朱瞻垣以及侧妃李秋棠以外全部缉拿。城中官兵悉数投降,只有盛坚、朱恒等五人不见踪影。”“哦?”朱瞻基眉头微拧,“跑了?这倒真不像是叔王的性子!”“嗖”的两声异响。

“范弘,上茶!”朱瞻基轻声吩咐着。

“皇上,皇上万万不可,这是折煞下臣了!”杨荣的声音中微微带着几许颤音,他强忍着自己的情绪,努力不让自己在圣上面前失仪,可是泪珠儿却不听使唤地在眼眶中打晃儿。

“这?”朱高煦还在犹豫,李秋棠双手轻拍,从殿外立即拥入一队兵勇,为首的正是朱恒、盛坚。

“皇上!”杨荣睁住了,“皇上不怪臣逾越?”朱瞻基摇了摇头,将杨荣请于座上,冲着杨荣深深施了一个揖礼。

“你?你们?”朱高煦如坠云端。

朱瞻基弯下腰伸手将杨荣扶起,“先生教训的是,瞻基一定谨记于心,永世不忘!”这样称呼和自称如同当年他为皇太孙时聆听杨荣教诲时一模一样。

“皇上小心!”紧接着金英与范弘纷纷挡在朱瞻基身前。

特别是那双黑瞳,里面的内容太过丰富,让人参也参不透,睁之间赫然发现他的官服洁净如新甚至连下摆之处也无半点儿褶皱,朱瞻基笑了,心中暗暗有数,在如此急行军的恶劣环境中他还如此注重仪表,那对于官望与名利,他又怎能真正的心如止水?于是,朱瞻基缓缓说道:“既然是有话要说,就请杨学士坐下慢慢说,朕一定仔细聆听教诲!”“臣不敢!”杨荣英眉轻挑,眸中的深邃更加幽远。

“啊!”金英左肩中箭倒地,另一只箭则被范弘用手挡开,两人都挂了彩。

朱瞻基仔细地凝望着他,他已经五十六岁了,除了黑色须发中微微掺杂着些许花白,面容依旧神清骨秀,好似伴月的孤星又像是崖边的不老松。

侍从与护军一拥而上,不多时便将隐在暗处的两名刺客带了上来。

半个时辰之后,乐安城外,朱瞻基登台凝望,城墙上不见朱高煦的身影,连他身边最亲近的几大都督也一并不见了。

唇边渐渐漾起一丝苦涩,是的,果然一切都没有逃脱他的眼睛。

“皇上,要不要开炮?”掌管火炮营的督军柳升问道。

半晌,朱瞻基未发一语。

“开炮!记住,只对着四面城门轰,不要冲着城上的官兵轰!”朱瞻基面色微微发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