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四卷 情丝织就回文锦 第二章 及笈(第3 / 3页)
二加时所着端庄的深衣,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
“你哪里有错?‘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只是可惜,富可敌国的卓王孙的女儿,她家资在此,如何能找到不觊觎她财产的真爱。就像我,难道要父皇将我贬为庶民吗?”
初加时,衣裙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
这话题太过沉重,若微心思一转,指着南边一片灯火通明处:“好公主,不必忧心,你的好姻缘正应了那句话!”
从开礼到礼成,包括初加、二加、三加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咸宁公主的服饰也各不相同。
在大明,女子十四至十六岁,为及笈,及笈礼后,则示为成人,可以嫁娶,富贵人家如果舍不得女儿早嫁,往往会在十六岁时再为其举办及笈礼,然而无论怎样不舍,不过是两年的时间,终要嫁入他门。
“公主!”若微听她说的心灰意冷,只觉得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天之娇女,深宫帝姬,原来在婚姻之事上也有这许多的无奈。
今日的咸宁公主,身着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娟纱金丝绣花长裙,说不出的华贵娇美,举止投足间便可令众生颠倒。
“公主一向为陛下所珍视,所以公主的婚事陛下定是会细细思量,为公主觅一良人的!”
最后,王贵妃亲手将一只镶嵌着白玉、蓝、绿宝石的垒丝金凤钗戴在她的髻上。
“什么?”咸宁顺着她手指望去。
在柔仪宫中,王贵妃为咸宁公主举办了隆重的及笈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月初三,上巳节。
“良人?”咸宁心中微微发颤,想也未想,就说了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太子妃作为长嫂,为咸宁公主亲自梳发、理鬓,侍女们为她梳成了如意高寰髻,又在脑后随意地留下几缕发丝,自然而活泼,与少妇的发髻区分开来。
“卓文君的白头吟?”若微心中一动,脱口而出:“我最烦的就是司马相如,明明自己一贫如洗,还要拐带人家卓王孙家中的卓文君,害文君当街卖酒,最后还是靠着卓家的钱才能度日,结果也不能善终,还另结新欢,我确是佩服卓文君那种为爱痴狂的坚决与执著,只是司马相如那样的男人,根本不值得她如此!”
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作为成年女子的高贵与典雅。
咸宁听闻,半晌没有言语。若微这才自知失言,连忙说道:“好公主,若微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