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六朝纪事(大明风华) > 上册 第四卷 情丝织就回文锦 第一章 演武

上册 第四卷 情丝织就回文锦 第一章 演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烟尘之中,从身后冲过来的正是自己的王叔汉王朱高煦。

只见他一手张弓,一手从身后箭筒中抽出一只金羽箭,在飞驰之中,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落枝折,一个来回之后,一排柳枝,全部被从中射断。

当侍卫开始在演武场中插柳时,场上众人立即开始交谈,有人兴奋,有人担忧,而当骑士们纷纷出场时,全场立即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众目睽睽,静静地等着这极富观赏性和动人心魄的绝技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许多武将翘首以待,如果说刚刚的步阵是好看的花架子,那他们真的十分期待,乳臭未干的皇太孙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真功夫。

“有点意思!”汉王朱高煦站起身,冲身后的侍卫使了个眼色,立即有人牵马上前。

“怎么?二哥也要跟这些娃娃一较高下!”郑王话里有话,表情有些戏谑。

汉王眼神中寒光微闪:“为搏父皇一笑而已!”

在场边旗手的旗语指挥下,他们整齐化一地在瞬间变换着队形与马术,动作虎虎生风,声势夺人,令人目不暇接、感叹不已,他们手中的刀、枪、箭、戟、戈、矛、钺、星,全是一水儿朱红的杆,纯金的头,无一不张显着皇家的富贵和威风。

旗幡招展,刀枪耀眼,说不出的威严。

郑王朱高燧用手轻轻捅了一下紧挨着自己的汉王朱高煦:“二哥看明白了吗?父皇这是明摆着要给瞻基贴金,一个小孩子,随随便便就弄了一个千人的卫队,还如此大张旗鼓的演练,这心思不是昭然若揭吗?”

汉王朱高煦轻哼一声:“一个小孩子,不足为惧!”

郑王朱高燧刚待搭言,突然目光一凛,话语顿收,原来千人演武结束。

朱瞻基立于马上,最后一个出发,他轻轻拍了拍坐骑:“踏雪,一会儿全靠你了,可要加油呀!”

马儿长啼一声,不安地踢着地,将地上的土瞬间便扬了起来。朱瞻基不由笑了,他双手一紧,勒住缰绳:“知道,是叫我放心,对吧!”

随即双腿一夹,坐骑立即跃了出去。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急行的声音,随即听到一阵低吼:“基儿闪开,待叔王让你开开眼界!”

朱瞻基面色一紧,目光微闪,随即勒住缰绳闪在一旁。

皇族子孙与年轻的武将纷纷上场,开始射柳了。

他们个个戎装,身胯骏马,马鞍上挂着箭囊,插着白羽,一时间,马蹄所过之处,狼烟似起。

“射柳”就是插柳枝于地上,然后策马驰绕,并以箭射柳的习俗。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古老的“■林”祭祀活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习俗时说:“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林。”驰绕柳枝的同时也向柳枝开弓发矢,这对于以骑射为业的游牧民族来说,虽然是最正常不过的一种竞技比赛,但是对于中原男子,特别是皇族男儿来说,就分明太难了。

柳枝细小而柔软,微风一吹便是一个活动的靶子,能立定步射已非易事,驰骋马射更属难上加难。通过射柳,能反映出射技精良与否,还能反映出射者的马上功夫,故此,射柳在古代军事训练中备受重视。

在御前演武时表演射柳,不仅要有上乘的马上功夫和骑射技术,更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一定要超凡的镇定才可完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