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洗衣店的伙计(第3 / 5页)
“呃,她的母亲是希腊人,父亲是英国人,祖父则来自澳大利亚。”
“玛蒂尔达姑婆吗?”他说,“我是斯塔福德。”
“如果我不是刚好有一件大衣可以让她派上用场的话,她会怎么样?”
他在椅子上坐下,思考起来。这时,他的视线扫到床头柜上的一只绒毛熊猫玩具,大脑开始转动起来。他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她是谁?我只是好奇而已。”
“当然有这个必要。他实在很烦人。而且,他还想要一架新的风琴。可现在这架还像以前一样,用得好好的呢!其实,问题在于那个风琴师,而不是风琴。真是个差劲的乐师!牧师只不过是同情那人刚刚死了母亲,其实,他是爱上了那个母亲。可是,说真的,喜欢人家的母亲也不能让那个人弹得更好呀,你说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对待事情不能过于主观,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在她那条线上,她可不是一个小人物。”
“哦!姑婆,您没必要这么做。”
“什么是她那条线?她是我们这边的,还是他们那边的?如果你知道‘他们’是谁的话。我不得不说,我总是搞不太清楚这些事情。”
“这很可能是玛丽·安的一道障眼法。”
“希望她会喜欢。”斯塔福德爵士说。他看着那只熊猫的眼睛,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玛丽·安?谁是玛丽·安?”
“哦,亲爱的,你真是太好了。”
“达夫妮·席尔朵凡纳斯小姐。”
“最好明天就来!教区牧师要来家里吃饭,不过,如果你来,我可以推掉他。”
“这的确不太容易弄清楚,不是吗?谁是跟中国人和俄国佬一伙的,还有那些支持学生运动和黑手党的人,以及南美洲的神秘人物。还有,那些揣着金钱到处惹事的银行家们。这的确不太容易搞清楚。”
“您可千万别这么想!我下个星期来看您好吗?”
“玛丽·安,”斯塔福德·奈伊爵士思索着,“如果她的真正姓名是达夫妮·席尔朵凡纳斯的话,为什么要叫她玛丽·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
“啊!我的乖孩子,你回来了。我真高兴,昨天的报纸上说马来亚正在流行霍乱,我想应该是马来亚吧!我总是把那些地方搞混。能快点儿来看我吗?别说你很忙,你不可能总是在忙吧!除非你是那些正在处理并购的商业大亨,否则可不要拿这样的借口糊弄我。真不知道你们在忙些什么。以前,我们只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可现在的人怎么都像绑了原子弹似的,”马蒂尔达姑婆气鼓鼓地说,“还有那些可怕的计算机,总是把数据搞错,更不要说那奇怪的外形了。真的,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你都想不到他们对我的银行账户做了什么。还有我的邮政地址,唉,看来我已经老得有些落伍了。”
“我给她带回来一只绒毛熊猫。”斯塔福德·奈伊爵士说。
“我好像的确听过这个名字——就是广播里呼叫的那名失踪的乘客吧?”
“这个孩子!顽皮得不得了,不过还挺有趣的。”
“是的,那是她旅行中使用的名字。我们叫她玛丽·安。”
“说得太对了。可是,我只能下个星期去——还有几件事需要处理。西比尔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