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 / 5页)
由于坐过两站,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和行李箱,从车站一路往回走。十几分钟后口干舌燥,浑身冒汗。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再回到出租屋却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屋里的陈设原封不动,又像是经历的很多年。小小十几平的空间紧凑的摆放着各种家具,在寒冷的日子里尽显得有几分温馨。暖气依旧烧的发烫,热气弥漫在房间里,让人只想马上钻进被窝,与世隔绝的睡上一觉。简单的洗漱之后,为了避免中途被热醒,我特意开了一扇窗户通风。随即就沉入了我无比舒服的枕头里,准备酣然入梦。将睡之际,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会如此嗜睡。就我是这样,还是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如此。是因为无趣的生活,还是因为无所事事的心态。总之睡觉似乎成了逃避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某种程度上这和古人喜欢醉酒是一个道理。喝醉的时候可以浑然不觉,立刻倒头大睡。看来是一脉相承。
梦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算来还有两个月多就要真的毕业了。毕业论文早已准备的差不多,本科本身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多半是走走流程而已。晚上睡醒下楼吃饭时,我在想这两个多月我该怎样熬过去,实在太过漫长。但即便是熬到了毕业又能怎样,不过又是新的循环罢了。叹气,睡觉和上网成了我那段时间最主要做的三件事,白天去网吧上网,晚上躺在床上用手机上网,导致我网瘾日趋严重。后来索性在附近常去的网吧办了会员卡,充一百送一百,算起来也十分划算。每天睡到自然醒,大多数时候已接近中午。下楼吃饭然后再回来午休。所以基本上每天只有下午到凌晨的这段时间是清醒的,长期熬夜一个最重要的恶果就是,肠胃本来就不好的我总是拉肚子。后来我给自己找借口说,拉肚子并不是因为熬夜,而是楼下小餐馆的卫生状况都不理想。接着继续熬夜,时而再拉肚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日子,每天出租屋和网吧两点一线,比在学校上课还要准时,且从不早退。每天去网吧,起初还有兴趣打打游戏,时间久了游戏的过度重复使我感到疲惫。转而开始收看各种综艺节目,又过了一阵子,综艺也变得无聊透顶,时而看着看着就令人犯困。我几乎搜遍了网吧电脑上的每一个角落,能点开的应用挨个打开,最后锁定在网吧自建的电影库上。那时候还不流行在线观看,所以大部分网吧都有网管每隔一段时间就上传更新一些国内外热映的电影,说白了就是盗版。这便成了我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阅到好的电影,我就会把它分享到群里,或者在各类电影论坛发帖与大家讨论。说起电影,我算是比较老的看客了。早在几年前的高中时期,那时候还没有很规范化的版权管理,网上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电影下载网站,不太热爱学习数理化的我,基本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下载电影上。因为当时网速受限,只能在看一部的时候,同时下载另一部。大约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观看完毕后,另一部则刚刚下好。就这样一部续一部的看,最开始只是把它当作逃避学习的一种办法,和上网打游戏差别不大。但渐渐我发现,在我价值观形成和被塑造的初期,电影带给了我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时至今日,人生中很多初遇的问题,我依然会想去电影中寻求答案,或是尝试另一种思考的角度。因为我总觉得许多电影的创作者一定是在体会了与我大体相同的生活经历或困难后,才能创作出与我想法相近的作品。在某些电影里我可以提前体会和接触到将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这些包括情感、工作和生活。
最常去的论坛有一个影史上评分top250的排名,穿行在网吧的日子里,我就顺着这榜单往下看,凡是网吧电影库里有的作品,我就找来审阅一番。每天一到两部,看累了就倒在沙发靠背上眯一会,醒了接着看。很多伟大的影片如《肖生客的救赎》《教父》《阿甘正传》等等都是这时候观看的,当然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片子,如《摩登时代》《十二怒汉》《罗生门》等并没有资源,我也就无从看起。等到top250的榜单从头到尾刷了一边之后,已经是四月中旬的一天,当然说是top250,其实网吧大约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长时间的看片让我时常产生一种莫名的抽离感,抽离于现实之外,整日满脑子都是看过影片里的桥段和场景。这让我觉得自己神志不清。
房租交到这个月底,五一过后就要返校。四月的天气昼夜温差很大,往往大于十度。供暖也已经停止,清晨和深夜冻的我只能蜷缩在被子里,中午出去上网时却又热的想穿短袖。今天我又重复了这两个月以来每天都要重复的事情:起床,吃饭,午休,上网和叹气。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我早早吃过晚饭躺进了被窝。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明显可以感觉到周围空气中的温热慢慢冷却,凉意四起。从被子边缘的各条缝隙中渗进来。刚刚暖热的一小块地方,翻个身就会变凉。我单手握着手机,在灯光微弱的房间里来回摆弄。隔一会冻的我就要换支胳膊。翻看日历,今天已是4月14号,为何寒冷还迟迟不肯退去,令人心里发慌。每年到春夏之交的时候,我的情绪都十分低落,一是换季的时候我特别容易感冒,有时会因为生病而心情不好。二是因为安城即便是到了春天,温度依旧很低,丝毫感觉不到春姑娘带来的万物复苏之感。而我本身就很不喜欢冬天,连带着对寒冷有着天生了抗拒。每年到这个时候,我总是不停的碎碎念,吐着脏字咒骂为什么夏天不敢快来,让这寒冷他妈的见鬼去。只是不知道这样是在和大自然较劲还是和我自己。潜意识里我总认为目前的一事无成似乎和寒冷的冬天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关系,因为冬天的一成不变束缚了我的身体和思想。好像只有到了夏天才是创造奇迹的季节,到了那时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才能从这平庸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不同。可越是咒骂,寒冷越是持续,丝毫不见好转。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老话说的一点不假,一年到头就没有不犯困的时候,尤其是躺着看手机时。算算今晚,由于困意来袭,手中的手机已经好几次垂直掉在自己脸上,重重砸醒了将睡的我,于是翻个身接着看。手机受限于流量,也没有网吧的电影库,所以只能刷刷网页等图文信息。很多论坛分类做的很详细,想聊电影可以去电影版,想看球可以去足球版。百无聊赖之际,还可以在闲聊或者同城版块,与一群同样如我的人闲扯淡。
片刻后,手机顶部的时间已经来到了凌晨两点。我裹着被子起身喝水,目光无意中扫到了窗外的街景,惊得我差点摔碎了手中的杯子。我缓慢靠近窗户,把窗帘拉大。漫天飞雪,从每个角落涌出来。人生就是这样,当你越不喜欢什么时,它总会接踵而至。如同这寒冷,我几分钟前还在骂个不停,变本加厉的大雪此刻就已降下。我宁愿这是老天和我开的一个玩笑,因为从小到大,我快速搜寻记忆的每个角落,从来没有在这个月份下过大雪。
年过的飞快,除了见了一些不愿意见的亲戚令人生厌之外,吃吃喝喝都还不错。但家里也不能长呆,否则就会被父母识破我已经很久没去培训班的事实。回到出租屋的时间大概是二月底,是个周末。出发前我假装收拾了很长时间的行李,特意让父母看到我把培训班的教材书籍装进书包。好让他们,尤其是父亲察觉到虽然我离开了学校,但培训班的课程我丝毫没有松懈。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欺骗真的必要吗?如果不这么做会有怎样的结果?思前想后,我发觉如果没有培训班作幌子,换来的将又会是和父亲无尽的争吵,那种没完没了的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争吵。真的很累,想来都很害怕。
年前就已立春,说来现在已经算作春天,然而寒冷却迟迟没有退去。街上的景致和冬天别无二致。一成不变的天空,一成不变的建筑和一成不变的行人。当然我说的是我自己,别人我无从得知。扶着行李箱靠在车窗上摇摇晃晃,昏昏欲睡。不知从何时起我染上了这种毛病,或者说是条件反射。坐公交时总想睡觉,眼皮的重量好似有几千斤,无论如何也睁不开眼。梦里的场景同样是在公交上,小娟在后座拍我的肩膀:“喂!”
记忆中的小学,一直到毕业,我都是走路上学。好在这种信息的偏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梦里了。我缓慢的回过头,看到熟悉的小娟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我,只是她的马尾从一束变成了两束。“不是说好放学陪人家一起坐公交回家吗?怎么一上车就睡大觉!”
我诧异的摇了摇头,双手朝外摊开。言外之意是睡觉这种事情由不得我。
“以前上课时,你就老说你一坐公交就想睡觉。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呢!”小娟严肃的说。“这下我可终于见识到了,瞌睡虫。”
冷风从窗户每个角落的空隙里吹进来,呼呼作响。我安静的伫立在窗前,裹紧了被子。以免换季再次感冒。看吧,我还是对于寒冷这么不待见,尽管此刻窗外正下着大雪,我仍然寄希望于夏天快点到来。短短一眨眼的工夫,整条街道已经覆上了厚厚的积雪,往来无车。偶尔望见一两个行人,都只低头匆匆赶路,在下一秒消失在路的尽头。整个窗户就像是一幅画框,凌晨的雪景就像画板上的油画,神秘而真实。昏黄色的路灯一盏又一盏打在积雪上,反射出柔和的光线。我低头端起水杯,一口喝下。才发觉热水早已凉透,胃里一阵痉挛。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雾,让我看不清远处的方向。只有满眼的风雪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越下越大。好像是有什么不满与愤怒,压抑良久,终于得到了爆发。如洪水倾斜般止也止不住。古人总喜欢寄情于景,今晚的风雪好像也让我有了此意。长期的压抑与苦闷就如同这迟迟不愿离去的寒冷,越纠结越严重。等到所有矛盾与不满积攒到某个时刻,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爆发成这铺天盖地的大雪。积压越久,发泄越深。看着眼前这般景致,我渐渐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回想人生中有过许多次,阶段性的不如意不断积累,不到最后一刻绝得不到解决,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只会越来越糟。当你的耐心与热情全然被消耗殆尽的时候,生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若有若无的结果,完全不会是你想象中的样子。所以我才会渴望这种彻底释放的感觉,起码在今晚我如愿以偿,虽然这种如愿以偿仅仅只是我的想象和自我慰藉的结果。
腿脚冰凉,冻的有些发痛。我赶紧躺回床上,把被子卷成一圈,紧紧捆在身上。盯着夜空和不断飘落的雪花发呆。四下无声,本来黑暗的房间被窗外的街灯照的通亮,这才发觉忘了拉上窗帘。可我已经无法再次离开这刚有温度的被窝,整个人就这样舒服的躺着,丝毫没有睡意。想着会不会有人在这个奇特的夜晚,和我一样无聊,盯着这突如其来的大雪发呆。人总有交流的欲望,尤其是想找到有同样共鸣的人。于是我拿起手机,在闲聊版发了一个帖子:“天哪,安城尽然在这时候下大雪,不可思议。我震惊到现在还没睡着。你们有谁以前见过四月飘雪的,请举手!”帖子发送后,我闭上眼睛默数了一分钟,期待有人回复。再次刷新,出乎意料的有七八个人回复了这个话题。大都是安城本地的网友,说自己也很奇怪,在安城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见。我以前在论坛大多数时候都是潜水,很少发言。即使发言也会瞬间石沉大海,这次是我为数不多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的话题,我甚是珍惜,决定逐一回复。
“刚下飞机,出差回来一看怎么这么大雪,还以为自己回错了家。”
我回复道:“没错!这就是你的家乡安城。”
“半夜打游戏饿了,下楼超市买吃的。穿太少回来有点感冒。”
“你可别这么叫我,起码上课的时候我没睡觉吧。”我反驳道。
“怎么没睡,昨天下午的数学课就睡了整整一节。”
我心想原来在梦里,我从小就有上课睡觉的习惯,简直和现在如出一辙。转念又想,昨天下午我没梦见小娟吧,她怎么知道我又在睡觉。“那你怎么不叫醒我,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我都没听到。”我故作委屈。
“你不用听的,你都会。我看你太累了,就没舍得叫你。”说罢小娟甜甜的一笑。正好和车窗里的夕阳融为一体,简直让我心都要融化了。我就这样扭着头一直看小娟,不知道过了多久,脖子一阵酸痛,方才转了回来。接着用一只手在疼痛处反复按摩,这时小娟说:“你坐正了,我来帮你吧。”短短几秒钟,脖颈处传来一股恰到好处的温柔,顺着经脉扩散开来。我挺直了腰背,一动不动的坐着。小娟的手有条不紊的反复触摸那一寸肌肤,使我早已忘记了刚才的酸痛,眯起眼睛望着车窗外。夕阳的余辉反射在玻璃窗上,展示出奇特的光晕,曲曲折折的一圈又一圈朝外散开。不知道什么时候司机连踩了好几下刹车,车子重新启动后,小娟呼出的热气轻轻吹在我的脖子上,一阵酥痒。我用余光斜视着侧后方的玻璃,映出小娟清秀的脸庞,车窗上的夕阳似乎都成了她的淡妆,让我看得入迷。
这时小娟通过反射发现了我在看她,有些害羞的一笑,便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车辆摇摇晃晃,一路开往前方。我渐渐的困意来袭靠在车窗上失去了知觉,半睡半醒间好像听到小娟问我:“等上了初中,你还会和我一路回家吗?”我无意识的“嗯”了两声,随后陷入了深睡。后来伴随着报站的声音小娟起身,拍着我说到站下车了。惊醒之余原来是司机叫我,公交已经开到了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