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五四”(第3 / 3页)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
台下的学生全疯狂了,他们吼着叫着,群情激愤。
“够了!够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才烧了赵家楼,现在又想要烧康家楼了!”
“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吧!救救中国!救救我们的领土!”夏磊站在学校门口的一个临时高台上,振臂高呼着。台下,聚集着数以千计的学生,附近的师范学校也来了,梦凡和天蓝都杂在人群里。“山东大势一去,我们就连领土的自主权都没有了!失去领土,还有国家吗?我最亲、最爱、最有血性的同胞们啊!这是我们的土地,这是我们的大好江山,我们怎么能眼睁睁让日本抢去!让列强不断地、不断地凌辱我们!奴隶我们……”
梦华笑出声,梦凡也跟着笑了。
这一天,是民国八年的五月四日。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一天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事情的起因,是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作的决定——把胶州湾移交给日本,成了导火线,引起各大学如火如荼的反应。学生们气疯了,爱国的浪潮汹涌翻腾地卷向各个校园,北大是一马当先。而夏磊,正是这些激昂慷慨、悲愤填膺的学生中,最激烈的一个。
夏磊太激动了,一个冲动之下,脱掉外面的学生制服,把里面的白衬衣当胸撕下来,咬破手指,用血写下四个大字“还我青岛”,他举起血迹斑斑的白布条,含着泪高呼着:
“可是,”夏磊更急,“像胡嬷嬷呢?”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学生们狂喊着,许多人都哭了。
“磊少爷!”胡嬷嬷惊呼着,“你别害我哟!我从来都没抱怨过什么呀!”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夏磊再喊。
咏晴、心眉、银妞、翠妞大家的心情一放松,就都露出了笑容。
这时的康秉谦,早就离开了仕途,随着新政府成立,康秉谦努力想适应新的潮流,也由于看清楚时代的变迁,他才会让儿女都去接受新式教育。但是,根深柢固地,在他内心深处,他仍然是个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仍然坚守着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清王朝结束以后,他弃政务农,好在康家拥有广大的田产和果园。另外,在北京的南池子,开了一家“康记药材行”。这药材行由康勤管理,成为夏磊没课时最喜欢逗留的所在。那些川芎、白花、参须、麝香、甘草、陈皮、当归……都是他熟悉的东西。那种药行里特有的香味,总是让他回忆起东北的小木屋,童年的他,曾彻夜为父亲熬着药,药香永远弥漫在小屋里和附近的树林里。
秉谦不想再扩大事端,就也随着大伙笑。在这种情形下,夏磊即使还有一肚子话,也都憋回去了,看着大家都笑,他也不能不跟着笑了。
这年的夏磊,正在北大读植物系三年级。梦华和天白,读的全是文学系。当时的北大还不收女学生。但,梦凡和天蓝,那样吵着闹着,那样羡慕新式学堂,康楚两家实在拗不过两个女儿,就送到北大附近的女子师范去。于是,五个孩子,早上结伴上课,下午结伴回家,青春的生命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自信和理想。当然,三男两女的搭配,总是两对多一,这多出的一个,往往是问题的制造者,烦恼和痛苦的发源地。夏磊,似乎从小就有领导欲和桀骜不驯的特质,在这青春时期,他的特质表现得更加强烈。
一场风波,就到此平息。但是,对夏磊而言,这“五四”就像一簇小小的火苗,在他心胸中燃烧起来。使他对这个社会、对人生、对自己,以至于对感情的看法、对生活的目标……全都“怀疑”了起来,这“怀疑”从小火苗一直扩大、扩大。终于像一盆烈火般,烧灼得他全心灵都疼痛起来。
夏磊泄气极了,看看这一屋子的女人,觉得一个比一个差劲。他瞪向心眉: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台下如雷响应,声震四野,人人都高举着手臂。
“还有眉姨呢?难道你们真的这么认命?真的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要求?真觉得自己有尊严、有自由、有地位、有快乐……”
“让我们去赵家楼,让我们去段祺瑞的总统府!让我们去唤醒那些醉生梦死的卖国贼!”夏磊更大声地叫着,热泪盈眶。举起手臂,他大吼了一句:“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康秉谦一甩袖子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