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 > 美丽的孩子

美丽的孩子(第1 / 9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这笑话真好笑。得了,咱们走吧。

玛丽莲:拜托,楼下的摄影记者多得很。我可不想让他们把我这副模样拍下来。

我:你有这想法也没错。

玛丽莲:你刚说过我这样子挺好看的。

玛丽莲:(咬着一只拇指甲,都快咬到指节了):你敢肯定?我是说我太神经过敏了。洗手间在哪儿?我真想进去一小会儿吞——

我:吞片药?不行!嘘……是西里尔·理查德的声音,他开始致颂词了。

(我俩蹑手蹑脚地走进拥挤的礼拜堂,挤到最后一排一个狭小的空位里。西里尔·理查德致辞已经结束,接下来讲话的,是科利尔小姐的终生合作人凯瑟琳·奈斯比特,最后由布莱恩·艾亨向吊唁者致辞。在整个过程当中,玛丽莲不时摘下墨镜,从她蓝灰色的大眼睛里拭去夺眶而出的热泪。我见过几次她素颜的模样,可是今天她展示了一个和以往迥然不同的形象,一张我从未见识过的脸蛋,一开始我没察觉为什么会是这样。啊!原来是因为那块黑乎乎的丝巾遮住了头。不见一头秀发,加上未施粉黛,她看起来就像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就像个正当豆蔻年华却刚被送进孤儿院的处女,在为自己悲哀孤伶的遭际而潸然落泪。最后,追悼仪式结束了,人群也渐渐散去。)

玛丽莲:来,咱们就坐在这儿吧。等所有人走光了为止。

我:怎么啦?

(1979)

时间:1955年4月28日

地点:纽约市列克星敦大街和第五十二街交汇处的世界殡仪馆礼拜堂。礼拜堂里,一排排靠背长条凳上星光璀璨:各路名流——大部分来自戏剧界、电影界和文学界——济济一堂,他们都是前来出席康斯坦斯·科利尔的告别仪式的,这位英国裔女演员前一天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五岁。

科利尔小姐出生于1880年,出道时在音乐厅歌舞剧里担任女配角,其后成长为英格兰首屈一指的莎翁戏剧女演员之一(而且,长期以来,科利尔小姐都是以麦克斯·比尔博姆爵士未婚妻的身份出现,但她始终没有嫁给他,或许是从中有感而发,麦克斯爵士<a id="w1" href="#m1"><sup>[1]</sup></a>在自己的小说《朱莱卡·多布森》中描写的那个女主人公,淘气而永远无法企及)。后来她移居美国,在纽约舞台上和好莱坞电影里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一举奠定了其声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十年里,她居住在纽约,在戏剧表演指导方面展现出独树一帜的过人才华。她只收专业演员为徒,而且通常只收已经达到“明星”水准的专业演员为徒——譬如说凯瑟琳·赫本就一直是她的爱徒:而另一个赫本,奥黛丽·赫本,跟费雯丽一样,也是她的得意门生,还有一位,是在她去世前的几个月刚刚入门的新弟子,科利尔小姐称之为“专门让我头疼的家伙”,她便是玛丽莲·梦露。

我最初是通过约翰·休斯顿介绍认识玛丽莲·梦露的,当时约翰正在导演《沥青丛林》,这是梦露首部有台词的电影。梦露之所以能投奔科利尔小姐的麾下,还是拜我力荐。我认识科利尔小姐已有六七年时间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女性英才,无论是外形条件,还是情感流露,抑或是创作才能,她素来都令我钦慕有加;此外,尽管她无时无刻不显露出一种威仪凛然的气质,嗓音庄严洪亮,但她却是一个惹人喜爱的人儿,虽略带刻薄,却极其热忱,虽彰显高贵,却平易近人<a id="w2" href="#m2"><sup>[2]</sup></a>。她将曼哈顿中部的工作室布置成暗调的维多利亚风格,时常在那里举办小型午餐派对,我时常喜欢去凑凑热闹;她的趣闻轶事不胜枚举:身为女主角,她与比尔博姆·特里爵士和伟大的法国男演员科克兰演对手戏时,有一大堆的历险趣闻;她与奥斯卡·王尔德还有青年时代的卓别林也有过私交,还与发迹前的嘉宝打过交道,那时的嘉宝,还身在瑞典,默默无闻。她的确是个让人心生好感的人,她忠心耿耿的秘书兼女伴菲莉丝·威尔伯恩也是如此。菲莉丝沉静中自有熠熠神采,雇主去世后她成了凯瑟琳·赫本的女伴,而且现在也依然是。科利尔小姐介绍我结识了许多人,后来我和他们也都成为了朋友:伦特夫妇、奥利维尔夫妇,尤其是奥尔德斯·赫胥黎。然而,把玛丽莲·梦露介绍给她的人却是我,起初,她并非十分渴求结识这个人:她非常挑剔,玛丽莲·梦露出演的电影,她一部也没看过,对她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是个金发的性感炸弹,在全球尽人皆知。总而言之,玛丽莲这块料看上去显然不适合用科利尔小姐那严苛的经典模具来塑造,但我觉得,她们说不定会是一对激情澎湃的组合。

玛丽莲:我不想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跟任何人说话,我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那你坐这儿吧,我到外边等你,我得去抽支烟了。

玛丽莲:你可不能把我一个人撇在这儿不管啊!上帝啊!就在这儿抽吧。

我:在这儿?在殡仪馆礼拜堂吗?

玛丽莲:那又怎么样?你想抽什么?大麻?

她俩的确如此。“哦,没错,”科利尔小姐告诉我说,“她身上有某种潜质。她是个美丽的孩子,我说的不是显而易见的美——也许她的那种美太显而易见了。我认为她根本就不是个演员,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演员。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仪态风度、那种光彩照人、那种时隐时现的敏慧——根本就无法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它是那么纤巧精细,那么难以捉摸,只有镜头才能捕捉得到,正如振翅飞翔的蜂鸟:只有照相机才能凝固其中的诗意。可要是有谁以为这姑娘不过是另一个哈洛<a id="w3" href="#m3"><sup>[3]</sup></a>、或是娼妓、或是那种货色,那他准是疯了。说到发疯,这正好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呈现奥菲丽娅。我估计有人准会对这个想法感到好笑,可是,说真的,她完全可以塑造出最绝妙的奥菲丽娅。上个星期我跟葛丽泰·嘉宝闲谈,我告诉她关于让玛丽莲扮演奥菲丽娅的想法,葛丽泰也赞同我的意见,她相信玛丽莲能演好,因为她看过两部玛丽莲出演的电影,虽然非常粗俗低劣,但她还是管窥到了玛丽莲在表演方面所具备的潜质。事实上,葛丽泰有个绝妙的想法,知道吗?她想根据《多里安·格雷的画像》拍一部电影,当然咯,演多里安的是她自己。嗯,她说她想让玛丽莲和她一起演对手戏,在剧中出演被多里安勾引和糟蹋的女孩儿之一。这个葛丽泰!真是别出心裁!真有天赋灵气——你要是琢磨一下,发现这方面倒还真和玛丽莲挺像的。当然,葛丽泰是信奉完美主义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掌控力达到极致的艺术家;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全无自律或牺牲的概念。不知怎的,我觉得她活不长。我这么说,听起来也许荒唐,但说真的,我觉得她会是红颜薄命。我希望,我真心祈祷,她能活得长久,这样的话,可以让她不可多得的可爱灵气,像囚禁的精灵一样,从她身上释放出来。”

但是现在,科利尔小姐已经与世长辞,我在世界殡仪馆礼拜堂的前厅四处徘徊,在等待着玛丽莲;头天晚上,我们通过电话,约好要一起坐在礼拜堂里参加告别仪式。仪式定在正午举行,可现在,她已经迟到了半个小时;她老是迟到,而我本以为,这回她总该不至于迟到吧!看在上帝的份上,真该死!等她突然冒出来时,我却没认出她来,直到她说了句……

玛丽莲:噢!宝贝儿,真是不好意思啊。可你看啊,我化齐了妆,又觉得好像不应该画睫毛、涂口红,所以呢,我又不得不把妆全给卸了,然后就想不出该怎么打扮才合适……

(她想出来的装扮,或许更适合女修道院院长秘密觐见教皇大人。她的头发被一条黑纱巾遮得严严实实;一身黑裙松松垮垮,又长又大,看上去像是从别处借来的;黑色的长筒丝袜令她纤细白皙的秀腿变得很是黯淡。你可以肯定,女修道院院长绝不敢穿上她脚上那双暧昧挑逗的性感黑色高跟鞋,也不敢戴那副猫头鹰眼似的墨镜。那副墨镜把她那鲜奶般光洁的皮肤衬托得如香草冰激凌般格外苍白。)

我:你这样子挺好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