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盐镇 > 第4节

第4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个时候已经23岁了。她对太多东西一无所知,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人情世故。刚到学校的时候,父母叮嘱她说带过去的冷吃兔自己留着吃,不要分给大家,而她在很久之后才琢磨出来,这就是同学们不喜欢和她玩的原因。

黄茜也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克服内心的自卑感。开学第一天,她的自贡口音就被人取笑,那些分不清平舌翘舌发音的同学对着她说:“我是(zhi)贡的~。”她的口音在不知不觉变化。到后来调岗到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她想去找领导说自己想去,但怕领导说自己学历低,会被拒绝,于是错过了机会。

1999年,隔壁班美术专业的同学来宾馆探望黄茜,她是宜宾的,紧挨着自贡。黄茜喜出望外,中午带她去吃食堂,一路叽叽喳喳各种叙旧。

“那个,黄茜你能借给我五十块钱吗?我找工作没有钱,过两天就还你……”

“啊?那你够不够,我多拿五十给你吧,万一不够怎么办?”黄茜给了同学一百块钱,她自己那时候工资也才六百多一个月,没有手机没有电话,同学从此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

屋前的那棵芭蕉,叶子轻轻摇曳,时不时就能听见苍蝇、蚊子、蜻蜓嗡嗡作响的声音。黄茜已经起床干活了,衣服泡在水池里,菜也买好了,她站在窗户面前,地平线被乌黑的云团压得越来越低,似乎预示着大雨将至。

这里的土地似乎总是敞开着怀抱,如同窗户前的这几棵植物,只是当初随随便便滚进泥土的种子,任何预期都没有,在污浊的雨水、暴虐的天气中,也能无声无息地活下来。

当年在职高攻读文秘专业两年半,她除了双抠(纸牌的一种玩法)的团队作战秘诀,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有学到,连基本的待人接物都不懂,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前途打算。

1998年的重庆,好一点的单位都需要本地四区两县的户口,黄茜不想回自贡,也不知道自己的去处,就跟着同学去了要求最低的卫生部招待所金卫宾馆。第一个月实习结束,拿到二百五十块钱的她失声痛哭,经理听闻连忙把她找过去,自掏腰包补了一百块钱,劝慰她继续留下。

黄茜对所谓的前途没有一点概念,她只是贪恋宾馆所在的位置,在重庆的市中心,隔壁就是大礼堂。拖地、洗床单、洗茶杯,下班之后昏昏欲睡,有时候约着同事逛学田湾夜市,隔壁大礼堂广场里面坝坝舞的音乐一响起来,混进各个年龄的行列中比画几下,会有种错觉,仿佛她也就是这个大城市的一员。她还年轻,那里仿佛代表了一个和从前不同的世界,没有庸俗的婆婆孃孃,道路也不狭窄,过了晚上七八点,四处依然灯火通明。

所有来自小镇的人生经验到重庆都被打碎,然而新的经验教训并没有灌输进来。黄茜不算爱看书的人,镇上曾经有过的书店三五年就倒闭了,从前那种口述耳传的思维不管用,于是她就只能闭着眼,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宾馆有年被台湾重庆同乡会包了下来,有个70多岁的老爷子住了一个多星期,走的时候找到四层的服务员,给了一个大姐和黄茜各一百块钱的小费,他退房的时候黄茜正好休息,就让大姐转交。次日上班的时候,大姐只给了黄茜五十块,她还满心欢喜地放进荷包。

两年多之后,因为受不了领班的挑剔,她跳槽去劲力酒店待了几个月,发觉不习惯,又重新回金卫宾馆待了一年。

黄茜和职高的同班同学一起进的宾馆。她为人踏实、做事勤快但却爱憎分明,对那些偷懒的人特别看不上,当下就恨不得把“讨厌”两个大字写在脸上。一同去的同学人际关系却处得比她好,提干也占了先手。黄茜频繁跳槽的那段时间,恰逢宾馆办了一个医生护士的考点,宾馆原本就属于卫生局直属,有正式员工的编制,同学抓住了机会,作为优秀员工直接提过去转了正。

同学在里面干了十几年,越干越好。漂来漂去的黄茜眼睁睁看着同学月薪涨到现在三万多,年终奖都是十几万。同学之前交往过一个湖北的男朋友,还倒贴钱给他用,最终惨烈分手,但很快就在QQ上聊天认识了一个男孩,两个人在一起,恋爱结婚。男孩后来开了个财务公司,两人至今在重庆买了六套房子。说到底,别人就是比她更有勇气尝试,“我就是不懂得,当初选择太少了。”

2004年黄茜又回自贡卖了一年的手机,然后再回到重庆,去王府井卖莱尔斯丹的鞋子。

虽然穷,黄茜说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这使得她对于卖鞋的经历刻骨铭心。一个也就十七八岁的店长,数落黄茜“拉客”的时候吆喝的声音不够大。因为自尊心,黄茜当场就热泪滂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