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盐镇 > 第12节

第12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衣衫褴褛的罗老三就像是从《聊斋志异》里面逃出来的人物,他所知道的、说出来的都是二十年前的事,看着罗半儿家后来修的房子,甚至对水泥地都稀奇得不得了。

原来是因为他得了重病(后来知道是得了癌症),那个老板才“良心发现”,根据他的口音随便给他买了张到内江的车票。其他同行去的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他摸爬滚打、千辛万苦从内江回到自贡,唯一记得的就是他哥哥自贡老房子的位置。

罗半儿知道他弟弟是被骗进了所谓“黑砖窑”,就想去告官,罗老三还拦着说:“老板对我挺好的。”他心疼他弟弟,帮他安置下来,给他买了保险,但是那些年的生活太缺乏营养,不到一年,罗老三还是去世了。

还有新街美甲店梁晓清的一个远房姐姐,十来年前,经由朋友介绍,说是去深圳打工,她一路跟着南下,直到进入工厂才发现不对劲,那个工厂只发工作服,只管饭,其他什么都不给,一年365天大门紧锁,哪里都不让去……她也是百转千回,发现了厂里的一个熟人,一步步帮她,千辛万苦才回到了家乡,从此足不出户,对这段往事也缄默不语。

秀娥把她的远房亲戚介绍来给我打扫卫生。没多久她来做客,犹犹豫豫地表示亲戚干了两天,有点担心这个外来的人是不是骗子,就怕我会拖欠她一千块钱的工资。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信任”这个词在这种地方的底线有多么低。没有大规模的外来人口参与当地的经济生活,小镇本质上就还是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自给自足,以及熟人社会。他们大多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个事物,一旦超出他们的认知,他们就无能为力。

这种“不信任”处处皆是,秀娥所在的幼儿园,这两年开始安装了监控,方便家长随时查看。秀娥觉得那是教育的失败,完全干扰老师的教学。虽然监控早就安装好了,但她所在的班是第一次有人开监控:全班36人,有18人交钱开通了监控权限。

前些天体检的时候,有个小男孩在秀娥面前测体温,她摸了摸他的额头没有发烧,没想到放学后上车的时候小男孩却突然发烧了。接送的老师看他脸很红、眼睛也很红,问他咋子了,他就说他发烧了。接着问他,幼儿园的老师晓得吗?孩子回答说,老师晓得。

重点来了,接送老师下车就跟家长说:“孃孃你要带他去看下,你的宝贝放学了以后才开始发烧的哦。”“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我特别感谢。要是那句话没带到,我就遇到鬼啦!”秀娥想起来都无比后怕。

镇上几乎没有外来人口,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的也几乎都是附近村里的,大家相互之间知根知底。我曾经为了自己的“身份”问题烦恼过一段时间,对于大多数镇上的人来说,所谓的百度百科(上面有对我的介绍),我出过的书,和地摊上的连环画没什么不同。

村里生意最火的就是仙婆这个职业。他们尊敬仙婆,会在仙婆面前毫无保留地报出自己的生辰八字、隐私、疾病,并把仙婆念过咒语的鸡蛋奉若神明地拿回家吃掉。他们也习惯性地会让邻居亲戚评判那些出轨的、吵架的、忤逆的等各种家庭琐事——或许在他们眼中,村里有威望的长辈远远比看不着、摸不到的互联网,以及远在镇上的政府机构好使得多。

没过多久,河边开饭店的罗半儿弟弟罗老三回来的事情又传开了:罗老三从前是贩卖香烟的,他三十多岁的时候,有天拿着几千块钱出去进货,再也没回来,因为他有妻子、女儿,别人以为他要么被谋财害命了,要么就是和谁私奔了。

二十年以后的某天,罗家老大的楼下来了一个人大喊大叫,喊了很久,老大的女儿下楼来,发现竟然是那个失踪的罗老三。

直到这个时候罗老三才知道爸爸妈妈去世了,他大哥也已经死了很久了。他回忆说自己被拉去做工,每天被三道大锁锁着,不见天日,没有电视、没有任何娱乐休闲,就是从早到晚干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