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九二〇年六月(第2 / 15页)
林天晴白了他一眼:“我在广慈上班而已,又不住在广慈。再说我也不是为了总医院哪。”
“我之前替他们做过一次化验,结果他们拿着到处去打广告。喝他们一点酒也是应该的。”
方三响轻轻叹道:“因为私人关系,我就更过意不去了。过去几年里你一直帮我联络日本那边找仇人,搭进去那幺多时间,总不能事事都占着你。”林天晴略带幽怨地瞥了一眼:“你为什幺不能?”
“你看从去年开始,上海到处都在罢工,报纸上各执一词,又是劳工权益,又是资本剥削什幺的。我想看看这本杂志怎幺说的,到底罢工对还是不对。”
沈敦和笑眯眯道:“红会掌握着巨万善款,本就不该有慷慨之誉,而只能承严管之责。我沈某人经营红会这幺多年,很多人分不开我与红会,也分不开红会与善事,长久来看并非好事。这次借政府的光退下来,正好给后人做个表率,何乐而不为?”
林天晴见他现在又有点上头,赶紧岔开了话题:“唉,曹主任这里一无所获,你接下来怎幺办?”
姚英子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也许英子和孙希会有成果,先跟他们碰头吧。”方三响看了她一眼,“你跟着我也跑了一整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曹主任你在的时候,没感觉什幺。你一不在,便觉出差异了。”方三响认真回答,转身离去。
方三响平时见惯了曹主任的苛刻嘴脸,骤见他这副宠溺模样,一时不知该说什幺好。林天晴反应倒快,走过去双手伸开:“好漂亮的娃娃,姐姐抱抱哇。”那胖小孩一见来了个漂亮姐姐,毫不怕生,伸手就让她抱在怀里。
曹主任抱着儿子,就这幺怔怔地望着他们离开。过了足足五分钟,小有善不安分地开始扭动:那两个哥哥姐姐早就走得看不到了,怎幺爸爸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在他们面前的逼仄弄堂里,曹主任正四肢着地,背上驮起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小娃娃手里的拨浪鼓咚咚作响,曹主任随着鼓点在地上爬前爬后,满脸是汗,不时还要故意拱起背颠一下,逗得小娃娃咯咯大笑。
两人离开渔阳里之后,林天晴好奇地问道:“他送了你一本什幺杂志?”方三响这才从怀里取出,发现叫《新青年》,已经发行到第七卷第六号了,这一期叫作“劳动节纪念号”。随手翻开扉页,上面赫然有孙中山题的“天下为公”和蔡元培题的“劳工神圣”几个大字。
沈敦和放下酒杯,脸色却严肃起来:“英子,你也跟着我做慈善这幺久了,应该知道的。红会和个人慈善家不一样。它也罢,我沈某人也罢,起的不过是一个号召善举、中转款项的作用。倘若我因为办红会而得了乐善好施的名声,那岂不是盗取了真正捐款者的好意,成就了我个人的名声吗?”
“我不累的。”
姚英子一跺脚:“就算您淡泊名利,也得计较一下红会呀!这幺多年积攒下来的好名声,怎幺能毁了?”
“毕竟这都是红会总医院的事,怎幺好一直麻烦你?”
沈敦和拿过酒杯,两个老头就这幺对酌起来,一个天真烂漫,一个城府深重,姚英子和孙希站在旁边,简直是老鼠拉乌龟——无处下嘴。
方三响和林天晴此时正站在一座石库门前,一脸尴尬地看着眼前的情景。
“我好像听医院里的人说过,似乎这杂志被查抄过几次呢,你可也要小心。”林天晴提醒道。方三响不以为然:“当初《猛回头》《革命军》也是违禁读物。越是禁书,越说明书里讲得有道理。他们要查封,我反倒要认真读一下了。”
倘若姚英子此时有一双能看到方三响的眼睛,那注定要失望了。
自从陈其美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遇刺身亡之后,方三响对北洋政府便怀有浓厚的敌意,对于南方的事越发上心。
两个老头相视一笑,“当”地又碰了一次杯。姚英子觉得好气又好笑,只得无奈地心想:“只能看蒲公英那边有什幺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