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息的方法(第1 / 2页)
第一条建议是,这种信息控制术是强大的,但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如果可以堂堂正正地解决问题,就不要胡乱使用这些技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把什么样的信息披露给那些应该知道它的人们?又应该告诉他们多少呢?
第二条建议是,不要自作聪明,因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像戴高乐总统那样真正获得大家的拥护,而不是通过阴谋诡计去算计别人,否则早晚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算计。如果大家争来争去,最后谁也得不到好处。
这种方法虽说有些阴险,但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准确信息的方法。因为故事中的国王比左、右两位丞相都了解更多的信息,所以他才能够比他们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
两位结伴外出购买毛毯的爱占小便宜的旅行者在进入巴格达之前跑到一位朋友家里做客。可是朋友的仆人不小心将这两位旅客买回来的毛毯烧坏了。朋友得知了这一情况表示自己愿意赔偿他们的损失,他先是看了看毛毯残骸,确认这种手织毛毯的价格肯定不到10个金币,可是具体那两位旅行者到底是花多少钱买的,却无法确定。
阿尔及利亚的军官们收到这批物资的时候并不知道戴高乐总统的真实意图,只是觉得在僵持不下的艰苦战局之中让士兵们能够在战斗的间歇收听到一些法国歌曲,略微放松他们的精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也没有阻拦就将这批收音机发了下去。
就在戴高乐总统对这种棘手的情况苦思而无解的时候,一位幕僚给他出了一个乍听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主意。他建议戴高乐总统颁布命令,尽快采购几千台晶体管收音机,然后作为劳军物资火速空运到阿尔及利亚,下发到军队之中。
然而就在正式宣布会谈开始的那天夜里,也就是军官们准备发动兵变的前一天晚上,法国的士兵们从收音机里却听到了他们的领袖戴高乐总统的讲话:“士兵们!你们面对着忠实于谁的抉择。我就是法兰西,就是她命运的工具。跟我走,服从我的命令……”
好在这一次准备兵变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但提前得到消息的戴高乐总统依然心急如焚:毕竟阿尔及利亚远在北非,自己的一切命令只能通过当地的军官传达到普通士兵耳朵里,如果那些军官封锁了自己的命令,士兵们就肯定会与他们一起兵变。
这一段讲话内容,正是当年戴高乐总统在法国被纳粹军队占领后成立流亡在外的“自由法国”时所用的宣传语言。这些士兵当年选择了跟随戴高乐总统,并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放了法国,现在自然还会选择跟随他。而军官们也听了广播,他们知道大部分士兵已经对真相有所了解,也只能无奈地放弃了兵变的计划。
而这位国王,也通过巧妙地散布信息的方法,得出了两位丞相并没有互相勾结的结论。
可不幸的是,在谈判已经秘密进行了一个多月,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准备择机对外宣布的时候,法、阿之间正在谈判的消息被泄露了出去。而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军队自然不希望和谈取得成功,为了能够阻止和平协议的达成,他们甚至密谋组织兵变。
不当的信息泄露,为戴高乐总统的计划引来了严重的危机。但戴高乐却凭借着他控制信息的能力,兵不血刃地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信息控制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中,由于军费开支给法国政府所带来的庞大经济负担,法国总统戴高乐先生决定同本·贝拉先生所领导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展开谈判,以便尽快地结束这场消耗巨大的战争。
在信息控制术这一节的最后,我要告诉大家几个小小的建议。
这种利用信息发布的范围、多少与时间来为自己实现目的所服务的方式,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比信息掌握更加实用,也能为我们争取到更有利态势的“信息控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