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孔雀的叫喊 > 无法穿越的“现代性”之坝

无法穿越的“现代性”之坝(第1 / 2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里所包含着它可以提升当地的经济,使当地的经济据说是往前提升了25年,那么对当地(西部)GDP的增长,西部开放的促进将有多么重大作用,这都是有很多的数据,都有很多的说法。这个大坝创造了一个省份,它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在对现代性的大坝进行怀疑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中国的现实,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集中在西部,这点我们又不得不说,它的存在有它某种合理性,整个西部的那些准现代的制造业都依赖这个大坝生存。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国家,要非常紧迫的进入后现代的市场化的国家,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

虹影试图从现在迈入历史,但她怎么能进入另一个历史,甚至是另一个世界呢?那个转世的世界呢?确实,那个巨大的现代性的暴力革命历史,怎么与现在的这个大坝的历史连接起来呢?

大坝既是一个阻隔,又是一个天堑变通途,又是一个便捷之路——它是这样一个桥梁,是前现代直接通向后现代的桥梁,所以它的象征意义非常巨大。

事实上,这个“大坝”——这个巨大的大坝在小说中并不常见,几乎没有多少正面的描写,它实际上是缺席的。但你时时感觉这个大坝的存在。这个不在场的大坝是一种象征物——它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一方面是现在的“大坝”,这个触发了作者反复思考,忧心如焚的大坝;另一方面是历史,巨大的现代性的中国历史,那个我的出生之谜,或者说那个关于“转世”之谜。

虹影在这里对这样一个写作确实熔铸了对中国很复杂的历史的叙述,这些问题是通过两个女性对她们自身命运的呈现和反思,特别是从事基因工程的女科学家,面对陈阿姨,前现代农村的妇女,她们的历史是怎么被现代性的压抑改写来进行一个思考。这个历史如何转化为当代的历史?我说过陈阿姨其实是一个视角,陈阿姨的故事真实包含的是红莲的故事。这是陈的叙述坚持要表达的真实内核。这个内核以一个前现代的女性,她生命的存在,她的被蹂躏的肉体和命运,如何被卷入了这样一个庞大的现代性的历史,她被草率、轻易地消灭了。

小说叙事选择两个女性的叙述方式,她是把前现代的女性在一个后现代的女性眼中去呈现出来。这里她们交织在一起,呈现了一副中国从前现代进入现代的一种困境。而这种观看的视角是后现代的。是从柳璀这个从事基因工作的后现代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中的女性来看的,她看到现代性的巨大力量。

然而,草民有历史吗?什么才是草民的真正的历史呢?小说叙事展开了历史寻根,她回到中国现代革命的历史中,陈阿姨、红莲、和尚……这些人,这些芸芸众生,被卷入那个巨大的现代性的革命史,他们被历史轻易地淹没了。柳专员用暴力革命常见的方式轻而易举理所当然就否定红莲、和尚这些人。

柳璀的视角也是虹影的视角,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角度,更重要的在小说文本中是一种叙述的视角。她不经意就把后现代性的叙述视角加入进来了,或者说隐藏于其中,最后才让人恍然大悟,隐匿了这么一个折叠于其中的视角。

作为一个前现代的女性,陈阿姨是一个草民,书写关于草民的历史。在现实的层面上,这个草民历史正在被淹没,被现代性的大坝矗立起来大水所淹没。这正是虹影写作的首要动机,她所忧虑之所在。

小说好像要把后现代性的叙述淹没前现代的历史,但她越不过历史,后现代淹没不了那样的前现代历史。过去我们把后现代看成批判性的,其实后现代的批判性,同时也是在谋求建设性的方案,也是对现代性去寻找一个更加富于人文的东西,后现代的这一思想在我们十多年的叙述和传播当中是表述的不够,同时也被攻击者严重歪曲和丑化的。

然而,小说叙事是如何处理这些故事的呢?像虹影这样的小说家是如何呈现作她的内心呢?

这个历史很有意思,它颇有点后现代式的折叠重复。柳璀的父亲就是柳专员,那个无情枪毙可怜的妓女和尚的干部。现在谁在为他赎罪?没有。柳璀也没有。她又面对着那个据说是转世的陈月明。这个倒霉的人是唯一对长江文化遗产,对自然之美存有留恋的人。其他的人,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

这里有两个主线,陈阿姨的视角非常重要,柳璀的视角也非常重要,这两个女性的视角共同推进这个故事。这两个历史是完全不同的历史,他们在这里交织,在这里互相寻求他们的过去与未来的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在这里最后是陷入了一种困境,陷入了困境的根源在哪?一个是前现代的女性——乡村中国的妇女;另一个柳璀是一个后现代的——她从事基因生物工程研究,这个可以看成后工业化社会的典型标志,其相关的伦理正是未来人类最根本的困惑。

其实后现代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文化的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洪水猛兽的,它是孔雀,而不是雄狮子;它是草民,而不是霸权。所以这点我觉得恰恰是我们要把握的。我就说,这本身是两个女性的对话,但是这个历史的跨度是这么大,半个世纪的事情,而中间突然间是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这个非常激进的、革命的、暴力的,对历史本身并对生命进行摧毁性的历史,就像一个大坝武断地横竖在长河上一样。这个现代性的大坝,又具有了某种后现代的功能,所以这个大坝迎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的发展。

在我们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可以看到非常具体,非常个人经验化。虹影用非常平易的方式切入,但是里面的东西非常复杂,单纯中可以透示复杂,也可见其叙述上非同寻常的能力。

对这个大坝我们能够说什么呢?我们感觉到所有的言论撞击到这样的大坝都被弹了回来,因为它确实是非常的巨大,它把我们那么长远的历史突然间就阻隔了。

只有“转世”,可是“转世”——这个迷信的软弱的,难以令人置信的历史变化,就像中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历史大坝一样,虽然这是一个无形的大坝,但我们并不能进入那个历史。虹影就这样坚决而徒劳地进入那个历史。这种叙述真让我惊奇,她就是这样把两种历史,奇特而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