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酒国 > 第9章

第9章(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抗议——”丁钩儿喊叫着,抖擞起最后的精神,对着画舫扑去。但他却跌进了一个露天的大茅坑,那里边稀汤薄水地发酵着酒国人呕出来的酒肉和屙出来的肉酒,漂浮着一些鼓胀的避孕套等等一切可以想象的脏东西。那里是各种病毒、细菌、微生物生长的沃土,是苍蝇的天国,蛆虫的乐园。侦查员感到这里不应该是自己的归宿,在温暖的粥状物即将淹至他的嘴巴时,他抓紧时间喊叫着:“我抗议!我抗——”脏物毫不客气地封了他的嘴,地球引力不可抗议地吸他堕落,几秒钟后,理想、正义、尊严、荣誉、爱情等等诸多神圣的东西,伴随着饱受苦难的特级侦查员,沉入了茅坑的最底层……

近日我还是很忙,我们市长在与我谈话时流露出一个伟大的构想:她想由我牵头成立一个写作班子,起草一部《酒法》。《酒法》自然是酒的根本大法,涉及到酒的方方面面。此事如能成功,不夸张地说,必将开创一个关于酒的新纪元,光照千秋,泽被万代。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作,我诚邀老师参加《酒法》起草小组,即使不能亲自捉笔,起码也要当我们的首席顾问。如果此事果行,希望老师不要拒绝我。

后来他上了一座拱桥,看到桥下水光闪烁,跳动着明明灭灭的灯火。水上漂着大船,船上笙歌齐鸣,恍若神仙夜游。

莫老师,我已决定把这种新酒的命名权转让于您,是“西子颦”还是“黛玉葬花”由您定夺,当然老师如有更佳构思更佳。我们市长答应付给您一字千金的命名费。另外,还敢请您为此酒写一份广告文字,我们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将广告挤进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里去,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推荐“黛玉葬花”或是“西子颦”。因此,这广告词儿至关重要,既要幽默风趣又要形象生动,让人一看就如同见到了林黛玉妹妹或是西施姐姐,皱着双眉捧着心口扛着鹤嘴锄咕嘟着樱桃小嘴如弱柳扶风般飘飘袅袅而来,谁也不忍心不买它,尤其是那些患着相思症、失恋病、神经过敏而又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的青年男女更是不惜当掉裤子买它饮它欣赏它用它治疗自己的爱情病或是把它当成裹着糖衣的炮弹向自己的意中人发起精神性的物质进攻或是物质性的精神刺激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您的那些缠绵悱恻令人柔肠寸断的广告词的引导下,此酒病恹恹的味道便会变成病态的因而也是迷人心魄的爱情的味道,麻醉众多喜好钻进小说的浪漫意境里去充当一个人物的中国发育不良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男女的苍白心灵,给他们理想、希望、力量,使他们不至于因情自尽。于是此酒就会成为震惊世界的爱情酒,于是此酒所有的缺点就会变成显著的特点而引人注目。老师,其实人类的许多口味是一种训练的结果。某种东西,当众人都说好时,就没人敢说不好,大众的趣味具有高大的威权,就像市委组织部长对一个基层干部的威权一样,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另外,饮酒饮食都是一种食痂成癖、喜新厌旧、喜欢冒险、寻求刺激的行为。许多所谓的美食都是背叛传统、蔑视定法的结果。吃腻了雪白清香的豆腐就吃生满霉斑的臭豆腐,吃够了肥美鲜嫩的猪肉便吃腐烂猪肉里孳生的蛆虫。如此同理,饮腻了真正的琼浆玉液,便寻求苦辣酸涩的怪味刺激口腔粘膜和舌头上的味蕾。所以,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没有推销不出去的酒液。希望老师能在写作长篇小说的间隙里,捉摸几句词儿,有我们市长的大话压着阵脚,您必将得到丰厚的润笔,也许您辛苦半年写出的长篇,还不如写一段广告词儿赚的钱多。

又后来他进了一座酒楼,见一桌周围,坐着十几位戴大檐帽的人在吃酒吃鱼。酒香扑鼻鱼香也扑鼻,勾得他馋涎欲滴,欲上前讨吃,又自惭形秽。后来他实在馋急,觑个空子,饿虎扑食般上去,捏住一瓶酒,抓起一条鱼,转身就跑。跑出好远,才听到后边一片喧哗声。

我们的首届猿酒节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也把救治那批库存病酒的勾兑方案弄了出来。样品送到市酒品鉴定小组,几位专家刷牙漱口品评后,一致认为此酒风味独特,宛若一个弱不禁风、愁眉紧锁的美人。市酒品命名协会为此酒定名为“病西施”,我认为欠妥,“病”字不吉利,势必会给消费者的心理上蒙上阴影,影响销路,我建议把“病西施”改为“西子颦”或“黛玉葬花”,病美人的意思都有了,但字面上要温柔多情、惹人怜爱许多。市酒品命名协会的人既嫉妒又保守,死抱着“病西施”不放,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提着酒找到了市长的秘书,敬以美酒,晓以大义,把秘书感动了,带着我去见了市长。市长听了我的陈述,杏眼圆睁,柳眉倒竖,一拍桌子站起来,又一拍桌子坐下去,拿起电话机,一阵乱戳,把市酒品命名协会的会长戳出来,一顿训斥,可谓义正词严,理直气壮,犹如泰山压顶,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蝎子窝里捅一棍,我虽然看不到,但也基本上等于看到了:市酒品命名协会的会长罗圈着腿蹲在了地上,头上沁出了一层黄豆大的汗珠。市长对我大加赞赏,说我为首届猿酒节也就是为酒国市立了一大功。市长随即温柔地问起了我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以及业余爱好、拜师交友诸多方面的情况,我感到心里温暖如春,便把心里话一点不剩地倒了出来。市长对老师您的情况极为关切,并亲口告我让我代她邀请您来参加猿酒节,至于差旅费、食宿费问题,市长嗤之以鼻地说:把酒国市的酒瓶子里的残酒倒倒也够养活十个莫言。

学生:李一斗

话出口,扳机倒,只听得轰隆一声响,仿佛起了一个炸雷。一溜火光过去,屋子里硝烟滚滚。硝烟散后,侦查员欣慰地看到,那些老鼠被他一枪打得七倒八歪,没死的只恨爷娘少生了四条腿,窜梁越檩,飞檐走壁,顷刻间跑得无影无踪。侦查员惊惶地看到,这一枪虽然打跑了老鼠,但也把老革命的脸打得千疮百孔,像筛子底儿一样。他抱着枪,倚着墙,双腿软,不知不觉臀着地,心里叫不迭的苦。他想到,老革命肯定是先逝世,然后被耗子们糟蹋了遗体,但谁也不会相信这事实,看到老革命那颗布满铁沙子的头脸,谁也会认为他是先中了枪弹而后又被老鼠们破坏了五官。丁钩儿丁钩儿,这一下你跳到长江里也洗不清了。长江比黄河还要浑。“圣人出,黄河清,千家万户放瓜灯,什么灯,冬瓜西瓜南瓜灯。什么灯,什么灯,黄瓜倭瓜脑袋瓜子灯。”一首儿时唱过的歌谣,清脆地、充满神秘意味地在精神崩溃的特别侦查员耳畔响起,声音由远而近,由模糊而清晰,由微弱而响亮,最后变成了辉煌的、行云流水般的童声大合唱。而站在几百个儿童构成的方阵前领唱的,竟然是久违了的儿子。儿子穿着雪白的衬衫、蔚蓝色短裤,犹如在蔚蓝天空上翱翔的一朵白云,犹如一只在蔚蓝大海上漂游的海鸥。两行热酒般的混浊液体从侦查员的双眼里流出,浸湿了面颊和口角。他站起来,对着儿子伸出了手,那个蔚蓝雪白的小家伙,却缓缓地远去了。塞满他的瞳孔的,是他与老鼠们一起制造的惨相,一桩必将震动酒国的虚假的、但却有嘴难辩的凶杀案。

大安!

在儿子的迷人面孔的引导下,侦查员走出烈士陵园的门房,看到那匹曾让自己毛骨悚然的、斑斓猛虎一样的大狗,伸着腿侧歪在一棵翠柏下,狗嘴里流着鲜血,看样子是中毒而死。侦查员丢魂落魄一样,弯着腰,从铁门上的狗洞里钻出去。坑洼不平的破旧沥青路上,远远近近没有一个人,只有一根孤独的水泥线杆,戳在路边,并把一条长长的影子,画在路上。血红的夕阳照着侦查员的脸,他怅怅地面对夕阳站着,想了好久,也不清楚想了些什么。

敬颂

再后来他躲在一堵墙的阴影里,喝酒吃鱼,鱼只剩下刺,他把刺也嚼碎吞下,一瓶酒喝得底朝天。

您好!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已经连续给您寄去过八篇作品,但至今也没接到《国民文学》编辑老爷们一个字的回音,如此冷淡一个文学青年,我认为是不妥当的。他们既然开着那么个铺子,就应该善待每一个投稿者,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转地旋,你上来我下去”,“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两座山碰面难,两个人碰面易”,保不准哪一天,周宝和李小宝这两个小子会撞到我的枪口上呢!老师,从今之后,我决不再向《国民文学》这家被坏人把持的反动刊物投稿了,咱们人穷志不穷,天地广阔,报刊如林,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您说是不是老师?

更后来他漫游神逛,见水中繁星点点,一个大红月亮像一个金发婴儿跳出水面,水上乐声愈加响亮。循着乐声望去,见一艘巨大画舫,正从上游缓缓驶来。舱里灯火通明,一大群古装女子,在甲板上轻歌曼舞,鼓瑟吹笙。舱里十几位衣冠楚楚的男女,围定一张桌子,猜拳行令,大喝琼浆玉液,大嚼山珍美味。那些人吃相贪婪,男女都一样,时代不同了。张着血盆大口的女人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丁钩儿看得眼都花了。画舫逼近,舫上人物,鼻眼可辨,口臭可闻。丁钩儿从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金刚钻、女司机、余一尺、王局长、李书记……有一张脸甚至酷肖他自己。他的亲朋好友、情侣仇敌似乎都参加了这吃人的宴席。为什么说是吃人的宴席?因为那最后一盘菜依然是一位端坐在镀金的大盘子里、流着油喷着香、脸上挂着迷人微笑的丰满男孩。

莫言老师:

“来呀,亲爱的丁钩儿,过来呀……”他听到调皮而俏丽的女司机柔情地喊叫着,还看到她高举着的、频频招展的白色小手。在她的身后,伟岸的金刚钻俯身对小巧的余一尺耳语,金刚钻脸上挂着轻蔑的微笑,余一尺脸上浮起会心的冷笑。

火车穿越酒国市发出的铿锵声,给了他一些行动的灵感。他沿着道路,模模糊糊地感到自己在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但横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条在暮色苍茫中流金溢彩的河流。河上景色很美,有几条彩船,咿咿呀呀地朝落日的方向滑过去,船上坐着的男女们似乎都是情侣,只有情侣才搂着脖子目光痴迷无言无语。船尾站着一位穿着古老衣裙的矫健女子,探颈引臂,划动大橹,搅破一河金琉璃,也搅起满河的腐烂尸体的味道与热烘烘的酒糟味道。侦查员感到她的劳动带着很多的矫揉造作,仿佛她不是在船上摇橹而是在舞台上表演摇橹一样。一条船滑过去,又一条船滑过去,一条一条又一条。船上客都是那种痴迷迷的情侣模样,船尾女都是那种矫揉造作模样。侦查员感到,船上客和摇橹女都仿佛是从一家专门学校里严格训练出来的。后来,他不知不觉地跟着船的队伍,沿着河边铺了八角水泥板的路面往前走。深秋的河边杨柳叶片凋零,残存的枝条上的叶子都宛若金箔剪成的,美丽而贵重。跟着船行走的丁钩儿,心境逐渐平静,把人间的烦恼事一件件逐渐忘却。有人走向朝阳,他走向落日。

等您来,等您来,我的敬爱的老师,这里的山等您来,这里的水等您来,这里的小伙子等您来,这里的姑娘等您来,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嘴巴里溢出天国音乐般的酒香……

河流拐了弯,眼前出现了一片比较宽阔的水面。许多古旧的红楼里,已是一窗窗灯火。船一只只傍岸泊定。那些痴男恨女们,鱼贯上了岸,消逝在繁华的街市里。侦查员也进入街市,感觉到一种虚假的历史气氛。街上行人,都像鬼影子一样。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使他身心轻松,他感到自己的脚步也飘起来。

这封信写得七嘴八舌,交头接耳,但基本上杂乱成章,原因自然还在酒上,请老师见谅。随信寄上昨天夜里我在醉意朦胧中创作的一篇新写实主义小说,欢迎老师批评指正。此小说往外推荐与否由老师定夺,学生创作它,是为了追求一个吉利的数字。我一向对“九”字敬之若神,这部题名《酒城》的小说是我的第九篇作品,但愿它像一颗新星,能够照亮我的黑暗的过去也能够照亮我面前的崎岖道路。

后来他随着人流进入一座娘娘庙,见一些漂亮女人跪在粉面朱唇的金身娘娘膝下磕头。那些女人都把屁股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他入迷地观赏着那些尖尖的鞋后跟,看了好久,满脑子都是鞋后跟踩出来的坑坑洼洼。有一个剃着光头的小和尚,拿着一个弹弓,躲在一根柱子后,发射泥丸,打磕头女人的屁股,每打中一次,娘娘膝下就发出一声尖叫。尖叫过后,小和尚就双手合十,闭着眼念佛号。丁钩儿想不明白这小和尚是何心态,就上去,屈起中指,在那光头上敲了一下。小和尚一声尖叫,竟是女孩声嗓。数十人围上来,齐叱他耍流氓,调戏小尼姑,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样。一个警察卡住他的脖子,把他拎出庙门,往前一推,又在屁股上加一脚,丁钩儿一个狗抢屎,趴在庙前石阶上,碰破了嘴唇,动摇了门牙,流了一嘴腥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