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七侯笔录(下) > 第二十一章 庙中往往来击鼓

第二十一章 庙中往往来击鼓(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南宋尊孔崇圣,只要是稍微富庶些的地方,都设有孔庙,四时享祭,香火不断。宿阳虽是小城,却素有仰圣育贤之心,在各地乡绅捐助与官府的支持下,在几十年前也建起一座孔庙,安享周围村乡县城的香火。

悬在这几个笔冢吏面前的,正是得意扬扬的天人笔。

陆游挽了挽袖子,迈步就要进殿,却被朱熹拽住了。朱熹正色道:“孔庙是天下学统的渊薮,就算我辈要在此作法收笔,也该先礼而后兵,心怀恭敬,不可亵渎了圣贤。”

可无论是韦时晴还是诸葛宗正,都面露迟疑之色。诸葛宗正苦笑道:“陆大人尚且不能抵抗,我们去了,岂不是白白送死,辜负了陆大人的嘱托?韦兄,我说得对吧?”韦时晴默默点了点头,自从看到韦才臣身死之后,他整个人形容枯槁,根本已是无心恋战。

他们一行人到了大殿之前的广场,各自站定。陆游环顾四周,发觉那股强烈的灵气来自摆在殿中的孔圣塑像。那孔圣人的塑像峨冠博带,面容栩栩如生,一袭素色长袍飘飘若仙,一看便知出自名家手笔。

朱熹冷哼一声,伸出手去:“拿来。”诸葛宗正一愣道:“什么东西?”朱熹道:“你们收笔,应该是有灵器的吧?韦家的笔筒已经被白虎毁了,你们一定还有。”

这座孔庙规模不大,像是大成门、泮池、状元桥之类的建筑都付之阙如,过了棂星门之后,便是一片不算太大的广场,广场尽头便是坐北朝南的一座正殿。这正殿是典型的孔庙构造,上有单脊歇山顶,通体只有五楹,前后三跨,殿顶蹲着数只岔脊兽,做工倒还算精致。殿旁为东西两庑房,左边是乡贤祀,右边是子弟堂,联结的红墙上还写着“德配天地”“至圣先师”等字样。

“果然是这一支笔啊……”朱熹仰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支有笔冢以来最凶恶的笔灵,心中无限感慨。他的养气功夫再深沉,此时也无法抑制情绪,从肩膀到膝盖都激颤起来。

陆游拳影霎时盖满了半空。那天人笔收了巨掌,翻滚了几圈,闪避极快,笔尾还拖着一长串浩然之气形成的雾团。那雾团盘旋了几圈,把那些散碎的商洛笔灵骸一一吸收进去,雾中偶有挣扎的灵光一现。过不多时,嘶鸣声渐渐消失,说明那诞生不过百年的商洛笔灵,已经被天人笔彻底吞噬了。

它的笔管之上竖铭一列字迹,上书:“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短短十二个字,居高临下,睥睨众生,仿佛与天地联结,蕴含着无限气势。

天人笔的笔体此时多了几分光华,就像是一只饱餐了一顿猎物的野兽。陆游惊讶地发现,天人笔笔肚那截墨色,朝上退了几寸,笔尖的白色比刚才占的面积大了许多。看来这天人笔,是靠吞噬笔灵来增强力量。吃的笔灵越多,禁墨褪得就越多。等到笔头全数变白,就是天人笔彻底解脱之时。

陆游双目寒光一绽,认定它正是此行的目标。这时一阵强大的灵力以笔灵为中心向四周弥漫开来,众人均觉得气息一窒。陆游发现这气息与朱熹的浩然正气十分相似,只是强出百倍之上。这支笔灵似乎全无藏匿的打算,就这么大刺刺地显现在他们面前。

诸葛宗正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现在还想收笔?能逃得性命就不错了!”朱熹一把揪住他脖领前襟,冷冷道:“拿来。”他头顶紫阳笔闪闪发亮,诸葛宗正知道这人的实力深不可测,只得咽下口水,从怀里取出一支鱼书筒。这支鱼书筒乃是湘竹所制,雕工十分精致,镂刻着冬日寒梅,最难得的是筒口写有一首王适的咏梅诗:“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乃是柳公权的亲笔真迹,颇具灵性。

朱熹与陆游对视一眼,心中暗暗提高了警惕,两人并肩拾级而上。其他五名笔冢吏带着惶恐跟在后面,彼此下意识靠得很紧。诸葛家与韦家如此和睦,还是破天荒。

诸葛宗正有些不舍道:“这是我家祖传灵物,只能暂借……”朱熹听都不听,从诸葛宗正手里一把抢过鱼书筒,飞身冲入殿内。

此时正是四更天,无论是庙祝还是守庙的庄户都已沉沉睡去,孔庙内外一片寂然。唯有几棵唐槐上的乌鸦,偶尔嘶叫一声,更显得寂寥空廓。可在笔冢吏眼里,那一股强烈的灵气波动,却是遮掩不住的。

过不多时,殿内传来一阵嘶吼喧哗。诸葛宗正几人不知发生了什么,走近几步想看个究竟。突然一声长啸,有一支笔突破了浩然雾气,从殿里冲了出来。那四人定睛一看,脸色骤变,转身想要逃走,可已经来不及了。

陆游就这么稍微一走神,那天人笔突然蹿到他跟前,滚滚黑气化作血盆大口,朝着附在他拳上的从戎笔吞去。陆游见天人笔吞噬了笔灵之后,已经不惧从戎笔的锋锐,只得游走缠斗,不敢与它正面对抗。大成殿内的形势,立刻逆转。

等到七个人都拜完之后,那孔圣的塑像突然动了一下。这时候,大家才看清楚,孔圣的怀中,居然立着一支笔。这支笔与普通毛笔并无二致,只是气势极强。但凡笔灵,多少会带有些光芒,而这一支笔却寸芒不散,反而把周围的幽光也吸收一净,它身周数尺之内极黑极深,如同笼罩着一层黑雾,难以看清形体,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殿内很快便被浩然正气形成的滚滚迷雾充斥,殿外之人根本看不清殿内情形。

陆游撇撇嘴,知道他是个迂腐儒生,也不跟他争辩,招呼其他几位笔冢吏一起跪倒在地,依着祭孔的礼仪拜了几拜。朱熹拜得特别认真,全套动作一丝不苟。

朱熹看到陆游身临险境,急忙唤出紫阳笔,同时对其他四人喊道:“我们快一起上前送笔,只要陆兄结成笔阵,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