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良未遇韩信贫(第3 / 5页)
鞠式耕道:“括苍山脉幅员百里,有名色的山头不下几十个。然而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然的造化神工固然值得称道,还须有人文滋润,方能显出上等。”他略顿了顿,继续道:“所以说这括苍之胜,非是山水之功,实是胜在了文化之上。可见国学之功,甚至可以夺天地之机,赢造化之巧。”
“想不到你们和尚也懂这个啊。”颜政说。
罗中夏暗暗点头,除去里面对国学的偏执以外,鞠式耕眼力果然独到。点睛笔说这个“括苍之胜”里藏着管城七侯之一,毫无疑问该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
彼得和尚仔细地检查了仪式的每一个细节,等他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松开他们三个人的手,反复叮咛他们不要擅自松开。
鞠式耕竖起指头:“所以这‘括苍之胜’四个字之后,其实还有三个字,才是一句完整的诗。”
“老师,那究竟哪一处才当得起这四个字呢?”罗中夏只好接了一句。
罗中夏转向十九道:“十九,你在大学的时候玩过这东西吗?”
鞠式耕看了他一眼,却抖了抖宣纸,忽然把话题岔开了:“这四个字是哪位大师写的?真是笔锋雄健,酣畅淋漓,非是胸壑万丈者不能为之啊!”
这枚铜钱是一枚元祐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乃是北宋哲宗元祐年间所铸,算得上是枚古董。铜钱上的“元祐通宝”四字是司马光、苏轼两位当世文豪所书,因此灵力颇强,有收灵启运的功效。
罗中夏心想总不能把请笔仙的事告诉他吧,心里起急,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只得讪讪道:“是一位隐逸高人,学生也只蒙他赐了这四个字,却不知来历。”
现在在他的面前有一张木桌,四角点起蜡烛,桌面早已经铺好了一张上好宣纸,罗中夏、十九与颜政三只手的手指交叉,夹住一支蘸好了墨的毛笔悬在半空,毛笔的顶端平搁着那枚铜钱。
“愿闻其详。”
颜政望着眼前的桌子,露出一丝好笑的神情。他和罗中夏、十九三个人按照彼得和尚的要求,找了一个僻静的房间,点起蜡烛,卸掉身上所有的金属挂件。
“括苍之胜推南明。”
罗中夏这次大大方方地扶住了十九的肩膀,慨然道:“我们不要辜负房老师的一片苦心。事不宜迟,我们尽快开始吧。”
彼得和尚道:“正经的笔仙,除了用笔以外,还得有好的灵媒为介。此前在韦庄,韦族长用的仿薛涛笺。现在房斌老师留下的这枚铜钱也不是凡物,我觉得可以一试。”
鞠式耕叹道:“好字,真是好字。如今世道浇漓,人心不古,还能有如此出尘之心,写如此出尘之字,实在难得。”他说完看了一眼罗中夏外稳内急的表情,一捋白髯:“你可知我为何不答你的疑问,反而来称赞这书法?”
“可是,这样做,真的能问出东西来吗?”颜政问。他以前也用这种手段哄骗过女大学生,骗子对骗术往往最没有信心。
“学生驽钝。”罗中夏好歹恶补了几十天文化,偶尔也能转出两句文绉绉的词来。
彼得和尚淡淡道:“笔仙这种东西,本质上是对笔灵的一种运用,这要看天赋。有天赋之人,天生便擅长排笔布阵。小僧蒙佛祖眷顾,虽起誓不做笔冢吏,但对于摆布笔灵的手段,还算略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