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栗深林兮惊层巅(第1 / 2页)
灵洞的这一侧出口是在一片山壁的岩缝之中。岩缝不大,距离地面有数米之高,恰好被地上数簇竹子的茂密竹冠遮挡住,极为隐蔽。不刻意去寻找的话,是不可能被注意到的。
罗中夏对这种气氛有些发怵,便开口道:“那我们赶紧去内庄吧,他们可能都聚集去了那里。”他感觉此时外庄的气氛,很像他玩过的一款游戏《寂静岭》——那可不是什么让人身心愉快的游戏。
很快颜政也钻了出来,他们三个安静地趴在岩缝里,屏息静气,透过茂密竹叶之间的缝隙朝远处看去。远处可以看到一座雅致的青色小竹桥,小桥从容不迫地跨越过一个月牙形的纯净湖泊,在桥的尽头是一片古朴的村庄,那里就是韦家的核心——韦庄内庄了。
秦宜祭出麟角笔,朝着神龛上面一点,神龛立刻隆隆地挪开,背后露出一个洞口,洞口极圆极黑,边缘还在不断蒸腾变化,很像日食时候的太阳。三人一看便知,这不是真实存在的洞口,而是用笔灵生生开拓出来的一个灵洞,至于这灵洞通往哪里,就不知道了。
这大敌,不是函丈还能是谁?
罗中夏忍不住问道:“这是你弄的?”秦宜摇摇头:“这东西存在已经有几百年了吧,要不是别人告诉我,我才不知道有这么一条小路。当初我在韦家偷出笔灵,就是顺这条路出去的。”
“看起来……是韦家的人强行让外姓人离开庄子?”秦宜捏着公文,“怎么搞得像是如临大敌一般?”
秦宜说完一猫腰,利索地钻进洞里,其他二人紧随其后。
于是他们三个人在外庄忐忑不安地待到了天黑,随便吃了一点东西,然后在秦宜的带领下钻进外庄内部,在复杂如迷宫的巷道里七绕八绕,最后也不知怎么就一头扎进一片密林之中。这林中的树木极粗极密,密密麻麻,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后面两个人都必须紧紧跟随秦宜的脚步,才不至于掉队。
罗中夏道:“那依着你的意思呢?”秦宜撩了撩头发,轻松自如地答道:“等晚上吧,我知道一条可以潜入内庄的小路,咱们先潜进去看看情况,再做定夺。”颜政好奇道:“这就是你盗笔用的那条通道吧?”秦宜展颜一笑:“小家伙,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我说,这么走真的能进内庄吗?这路也太难走了。”罗中夏一边喘息一边抱怨道,努力把树枝从脑门前拨开。这里又黑又陡峭,还有层出不穷的树干、树根,稍不留神就会被绊倒。
秦宜冷冷道:“谁说韦家那些人,就不是敌人了?”她这一句话把罗中夏堵了回去。他们两个身份特殊,如今在这个敏感时期,很容易被韦家人当成敌人。
秦宜在前面头也不回:“好走,那还能叫密道吗?”韦庄的内庄和外庄之间,不是简单地用道路相连。韦家祖先为了保证不会有外人误打误撞闯进来,在两庄之间设下了一个遮掩阵法,把整个内庄包裹起来。没有得到许可的人,就只能在外围打转而浑然不觉,甚至还让这一带流传起鬼打墙的传说。
这张纸看起来像是政府公文,还盖着韦庄村委会的大红章。公文里说因为最近有投资商要来考察,韦庄要全面改造,要求所有居民暂时离开一周,在这一周,他们在外地的住宿餐饮和经济损失都由村委会补偿云云。条件十分优厚,口气却十分强硬,一点余地都没留。
这个洞并不长,他们只略爬了几步,就看到了出口。毕竟这是一个灵洞,物理距离对它来说没有意义。罗中夏爬出洞去,刚打算抬起头来观察四周,却被秦宜猛地按住脑袋:“小心!”
这是一间小卖店,里面堆着许多日用品,柜台下还有几个未开封的纸箱子,几乎没个落脚的地方。两个人前屋后屋转了几圈,一个鬼影子都没有。最后还是颜政眼尖,在柜台旁的窗台上发现了一张纸。
秦宜压低声音,用手势示意他爬出来以后也不要直起身子,罗中夏依言而行,心中不免有些打鼓,心想莫非韦家的人就在附近吗?
秦宜社会经验最为丰富。她眼波一转,快步走到街旁一处房屋,敲了敲门,看没人应声,她就掏出一根别针,三捅两捅就弄开了。颜政冲她一跷拇指,两个人很有默契地进了屋子。
罗中夏道:“韦家有那么多笔冢吏,怕什么?”
秦宜如此轻车熟路,说不定是得自她父亲韦情刚的真传,而韦情刚又是彼得和尚的兄长……总之这些人的关系实在复杂。
秦宜一屁股坐在旁边石阶上,慢条斯理道:“如今内庄形势不明,敌我难辨,我们就这么贸然一头闯进去,可是很危险的。怎么进去,咱们可得仔细琢磨一下。”
罗中夏正垂头沉思,忽然前面秦宜喊道:“好啦,我们到了。”其他二人抬头一看,前面是一座废弃的小山神龛,这神龛不知是哪年修建的,衰朽得不成样子,里面的石像满是污泥,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人形。
“事不宜迟,咱们赶快去内庄吧。”罗中夏道,抬腿就想走,可秦宜却把他给拦住了,“慢!”罗中夏一愣:“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