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宁期此地忽相遇(第4 / 7页)
随即诸葛一辉、诸葛长卿负手走出林子,把他围住。两管笔灵悬浮于空,熠熠生辉。
这种场景就像是一只猫拿到了一罐沙丁鱼,却无法入口一样。现在退笔冢就在眼前,究竟如何退笔却无从知晓。
“小榕那首诗怎么说的来着?”颜政搓搓手,转头问罗中夏。罗中夏从怀里取出那张素笺,上面小榕娟秀的字迹仍在:
不如铲却退笔冢,
酒花春满荼綍青。
手辞万众洒然去,
一看到这三个字,罗中夏心脏骤然一阵狂跳,也说不清是因为自己的心情还是青莲笔。上空的阴云似乎浓郁了几分。周围一时间陷入一种奇妙的寂静,所有的人都感受到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息丝丝缕缕地从坟内渗出,于是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向罗中夏。罗中夏咽了咽唾沫,向前伸出手。
“小心!这东西看起来怪怪的。”二柱子提醒道。
罗中夏惶然把手缩回去,面带敬畏。这时颜政却大大咧咧走过去,随手在坟上抓了一把黑土,觉得这土松软滑腻,仿佛裹了一层油脂,和周围的黄土迥异。
颜政耸耸肩,把土搁了回去,然后发现手上漆黑一片,如同在墨缸里涮过一遍。
罗中夏蹲下身子去看那块断碑。他仔细用手拂去碑上尘土,发现上面除了退笔冢三个字以外,落款处还有四枚小字:“僧智永立。”
青莲拥蜕秋蝉轻。
“铲却?不会要把人家的坟给铲了吧?挖坟掘墓在清朝可都算是大罪……”颜政嘟囔着,同时挽了挽袖子,四处找趁手的工具。没人注意到,塔林石基下的数个地宫蓄积的水面忽然起了几丝波动。
就在这时候,塔林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空虚。
空虚赔着笑脸:“我是怕各位施主迷路,所以特意来看看。其实这里废弃已久,没什么意思,附近还有献之笔仓、陆游草堂等怀古名胜,不如小僧带你们去那里看看。”
“对不起,我们没兴趣。”颜政挥挥手,想把他赶开,却忽然觉得身旁有一阵杀意。他做惯了混混,对危险有天然的直觉,急忙往旁边一跃,避开了一块飞石。
毫无疑问,这个就是智永禅师的退笔冢,冢内数百秃笔,皆是禅师用秃练废的毛笔。智永禅师原名王法极,系王羲之的七世孙。他住在云门寺内,以羲之、献之为楷,勤练不辍。每用废一支毛笔,即投入一个墙边大瓮之中。积三十年之辛苦,足足装满了五个大瓮,于是智永便将这几个瓮埋于云门塔林之中,立坟号“退笔冢”,于今已逾千年。
他又抓了把坟土,攥在手里用力一挤,竟微微有黑汁滴下。看来是冢中废笔吐纳残墨,最后竟将坟土染成墨黑,足见智永禅师用功之纯。
禅师已老,坟墨犹在,两个时代的人便隔着千年通过这些墨土发生了奇妙的联系。
但接下来该如何?
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