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上海的早晨(第4册)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第1 / 7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谁要国营公司打烊呢?那不是反对国营领导吗?我可没有这个意思。请你千万不要误会。我只是希望国营公司让点给私营商店做,这样,我们就更有油水了。”

“德公,倒要听听你的妙论。”

“这不是误会不误会的问题,国营公司不是阿木林,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层?有些意见在我们私商看是对的,可是从国营角度看,就不一定对,从发展国民经济来看,更不一定对了。”

徐义德这两句话引起全屋子的人注意。冯永祥歪着脑袋对他说:

“私商也希望调整一下,最好国营公司和合作社不要继续扩充零售业务,多让一些私商经营;中国百货公司把热门货让一些给私商,同时,让热门货不要搭上冷背货;进出口公司再让一些进口商品给私商,这样,保险私商满意了。”

冯永祥登时想起无意之中压低了唐仲笙,眉毛一皱,急中生智,马上补了两句:

柳惠光听到刚才马慕韩赞扬了徐义德,以为徐义德的意见大概都是正确的。他刚才只是反映了这次调整中一般情况,有些问题也想到了,没有把握,不好随便提。徐义德提的经营范围问题,正是他想提的。这个问题和利华药房的利害关系太大了,忍不住真情流露,热烈附和道:

“自然啦,”唐仲笙冷冷地说,“人家是铁算盘么,谁能算过他哩!”

“德公真有见地,善于发现问题,又敢于提出意见。经营范围问题要是能照德公的意见解决,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别的行业我不大清楚,西药业是双手赞成的,特别是进口药品实在是,啊,实在是太需要了。顾客常来买,就是没有货,眼睁睁地看着钞票跑到国营药品公司去了,真可惜!”

“这倒是个问题。”马慕韩记在黑皮的小笔记本上。这次调整和他关系不大。他兴趣缺缺。看到商业的朋友兴趣很浓,赵副主委又要了解上海工商界最近情况,这么一来,也引起他一些兴趣来了。他鼓励徐义德,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批零差价虽然已经调整了,有些行业认为调整幅度不大,利润不厚。棉布业希望由百分之十扩大到百分之十八;仪器文具业希望金笔能够由百分之十六扩大到二十;百货业也希望从现有差价调整到百分之二十……”

“我们新药业希望能够调整到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柳惠光说。

徐义德立刻接上去说:

徐义德受到马慕韩的赞扬,兴致勃发了,提高了嗓子说:

“德公真了不起!”

“意见好是好,钞票要跑到私营商店来,国营公司经营啥呢?打烊吗?”

冯永祥跷起右手的大拇指说:

柳惠光不知道唐仲笙因为徐义德在马慕韩和大家面前抢了上风,心中不满,他懵里懵懂地伸出头来,无辜挨了唐仲笙一记。还没有醒悟过来,认真地辩白道:

“批零差价提高,存货估价跟着提高,税款自然加重,从这方面看,确实是一个问题。可是批零差价提高,利润也跟着提高,加点税款,不算啥,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我们不怕税款,这都由顾客身上出,我们自己不会拿出一张钞票来。”

“刚才仲笙兄只是从税法方面提了看法,其它方面一定还有不少问题,哪一位再谈谈?”

“当然,如果政府肯调整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不但新药业,各业一定都欢喜。这一点,我看政府很难做到。至于私商经营范围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比方说国营公司和合作社到处扩充零售业务,卖的又是热门货和进口商品,这么一来,私商自然受了影响,经营范围不彻底解决,调整差价的利润也就有限了。……”

马慕韩把话拉到正题上来:

“你看经营范围怎么调整好呢?”唐仲笙手里夹着香烟没吸,蹙着眉头在想。

“我们民建分会真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济济一堂,各有千秋。不管多么大的问题,只要我们一讨论,许多事体都看清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