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1 / 7页)
林宛芝顺着吴兰珍的手指从人缝中望过去,果然看到了。她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
“在啥地方?”
史步云读完申请书,马慕韩走到话筒前面,征求到会代表的意见,回答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和高入云霄的欢呼,接着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个不停。当中还夹着隆隆的炮声,那是“天地响”,一声声震荡着人们的耳膜,压倒了一切的声音。
“主席台上。”
“我们上海工商业联合会根据本市全部私营工商业的自愿和重托,谨向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除过去已经实行公私合营的行业和企业以外,希望对其余的八十五个工业行业的三万五千一百六十三户和一百二十个商业行业的七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户,给予批准全部实行公私合营。我们相信人民政府一定满足我们的愿望,接受我们的请求。”
主席台上站着一排人,林宛芝一时急切看不清楚。她踮起脚尖,从朱瑞芳的肩头看过去,给前面黑压压一片人头挡着,还是看不大清楚。她回过头来,焦急地问吴兰珍:
庄严的国歌奏过,史步云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那个精装的总申请书向主席台前走去。吴兰珍一眼看见主席台上站满了人,她兴奋地附着林宛芝的耳朵说:
十二点五十八分,轰的一声,隆隆的礼炮震天价响,一声接着一声,响遍上海的上空,全上海的人都知道富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开始了。
“陈市长!”
宋其文的眼睛和林宛芝不同:他一进入会场,眼光马上给坐在右边前面几排的客人吸引住了。这些人宋其文在上海外交场合都见过,他们是一些国家驻上海的总领事。最引起他注意的是英国驻上海办理侨务的人员。英帝国主义的势力曾经统治上海很长的时间,在上海滩上到处看到英帝国主义统治的遗迹。六年多以前,上海解放,让英帝国主义者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新生,骑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外国侵略者势力一去不复返了。六年多以后,又叫英国办理侨务人员看到上海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将在中国的土地上消逝了。中国如同一个巨人站在世界上。上海人民也像一个巨人似的站在英国办理侨务人员的面前。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禁抚摩胡须,傲岸地左顾右盼。
“谁?”林宛芝的眼光正在四面巡视,没有听清楚吴兰珍的话。
潘信诚没有答腔,他听见了史步云提高了嗓子在念申请书,便碰了碰徐义德的手,指着史步云,要他注意听。史步云大声念道:
“啥人是陈市长?”
“那当然,谁不想在这次合营中为社会主义立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都好哇!”
“站在当中那个,胖胖的,满面笑容,你瞧,现在伸出手来接受史步云的总申请书了……”
“对,谁也不甘心落后!”潘信诚回味地重复了一句,说,“大家都要做工商界的先进分子哩!”
过了大圆厅,是开阔的拱形屋顶的工业大厅,一片彩色的光亮使得林宛芝眼花缭乱。她定睛一看,才慢慢分辨清楚,像一串串彩虹挂在雪白屋顶上的是电灯。两旁骑楼上仿佛飞舞着红色巨龙的是两幅巨大标语,红底金字,一边写的是“要把全市公私合营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另外一边是“为加速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而奋斗”。主席台上排列着数面五星红旗,当中挂着一幅毛主席油画画像,和主席台遥遥相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霓虹灯制成的“喜”字,闪耀着喜气洋洋的红色的光芒,把这个庄严的会场点缀得欢乐而又活跃,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林宛芝看到那情景,她的心和霓虹灯的光芒一样在欢快地跳跃。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庄严而又伟大的场面,到处都感到新鲜,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眼睛简直忙不过来。
“陈市长,陈市长!”
在欢乐的人群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属队,走在家属队前面的是朱瑞芳和林宛芝。朱瑞芳生怕落在林宛芝的后面,她一步也不放松地抢在林宛芝的前头,东张西望,引起人们的注意,惟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徐义德的老婆。林宛芝从来没有进过中苏友好大厦的大门,从前只是路过,看见壮丽堂皇的外观,没有见过里面宏大的规模。当她一跨进大门,走进圆厅,就看见当中悬挂着一盏丈把长的大琉璃灯,玲珑剔透,灯光璀灿。四周蔚蓝色的墙壁上,飞舞着金黄的雕饰,顶上闪着点点星光,迎门是一个霓虹灯大“喜”字,使人感到身临变幻迷离的世界。林宛芝抬头望得发了呆,站在那里竟然忘记走了。吴兰珍在她背后用右手食指点了点,她才惊异地和大家一道走去。
这一次林宛芝听清楚了,她在寻找,低声问道:
在爆竹声中,史步云双手托着精装册页写成的总申请书向中苏友好大厦里面走去。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药商业四十个资方人员组成的军乐,吹着铜号,打着洋鼓,昂首阔步地走着。在史步云身后是潘信诚和宋其文这些老老们。马慕韩,潘宏福,冯永祥,江菊霞,金懋廉,唐仲笙,徐义德和柳惠光他们八个人,分别抬着四只扎着彩球的红漆奁盒,里面堆着用大红信封装起的各行各业的申请书。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旗帜,和一长列欢乐的人群,敲着锣,打着鼓,高高兴兴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