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1 / 6页)
“朱筱堂是管制劳动,白天到地里做活,晚上回家,就活动开了。他的狗腿子苏沛霖,听他的使唤,在镇里煽阴风,点鬼火,散布谣言,到处破坏。苏沛霖对人说,穷泥腿子一无耕牛,二无农具,三无本钱,凑在一起,想办合作社,要能办好,人们就要用头走路了。土地劳动力怎么分红?耕牛农具怎么作价?也没有一个章程,底摸不透,不能随便加入。污蔑合作社是个烂泥塘,谁要钻进去,出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富农跟在地主后面瞎嚷嚷,有些中农也动摇了。”
“谁说的?今年有五十七个互助组办了合作社,最近又有二三十个组打报告给镇党委,要求办社,像是一窝蜂似的,你也要求,他也要求,很多人要求办社入社,村里可闹猛哩!”
“赶快办社,满足广大贫下中农的希望,这是一桩大喜事啊!”汤阿英说。
“我么,当然要入。”
“事体没那么简单,有人欢喜,有人不高兴……”
汤阿英一步一步追问,汤富海不假思索地说:
“社会主义是好事体,”巧珠奶奶说,“还有谁不高兴的?”
“总路线是国家大事体,全国都要学,梅村镇怎么会不学?我们早两年就学过了。”
“村里学过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吗?”
“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村里也学过吗?”
“打算和你商量哩。”他望着汤阿英,没有说下去。汤阿英以为汤富海有啥顾虑,不愿加入合作社,便想从大道理方面和他谈谈。她问:
“这是庄稼人的大事体嘛,怎么没有学?村里念过好几遍,还讨论很多次哩。”
“你呢?”
“朱筱堂,”汤富海见巧珠奶奶惊诧地望着他,发觉她不知道谁是朱筱堂,旋即解释道,“就是朱半天的独生儿子,他娘也不高兴。地主婆和她儿子表面也安分守己,暗地里在破坏农业合作化运动。”
“也有要入的,也有不要入的。”
“我听阿英说,他们不是管制劳动了吗?他们还敢破坏?”
“你那个组呢?”
“为啥还不入?”
“那你为啥还没有入社呢!”
“还没有。”
“哎!谈起来,话长啦。”汤富海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梅村镇最近的斗争,“镇上进行了总路线的宣传教育,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空前提高了,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了,好比钱塘江八月的潮水一样。他们提出共同的要求:走合作社的道路,办合作社。他们说:我们贫下中农,家里穷,不办合作社,没有出头日。共产党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的道路,贫下中农有奔头了。有的人一天到镇党委会和镇人民政府好几趟,要求办社,要求入社。有的互助组自动联合起来,要求办社。农业合作社的浪潮在梅村镇一天天高涨起来,镇上的贫下中农整天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入了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