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上海的早晨(第4册)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来如此。”柳惠光点点头。

“是你首先谈矛盾,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怎么说我做哲学报告?要是真有人做的话,不是别人,恰巧是我们的冯教授!”

冯永祥曾经要江菊霞和史步云商量商量。中小户确实也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她不同意成立棉纺业增产节约委员会来领导这件事,现成的棉纺业公会为啥不可以承担起来呢?她慢条斯理地说:

“不过,有些事体先酝酿酝酿也不妨。就拿我们棉纺业来说吧,有几位同业考虑先采取联营合并的形式,成立全业性增产节约委员会,筹备全业的公私合营,将来再过渡到国营。”他详细地把自己的想法以第三者的身份说出,给自己留个回旋的余地。他听冯永祥说,徐义德并不反对。江菊霞反映中小户也有这个要求,史步云比较好商量,只要潘信诚一点头,便有了九成把握。他今天把潘宏福请来,希望他能推动爸爸。最后,他说,“我觉得这倒是一个办法,你们以为怎么样?”

马慕韩朝上面望了潘信诚一眼,本想回他几句,一想到整个棉纺业联营问题和他的“联合国”路线,便舔了舔嘴唇,把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宋其文知道潘信诚话里有文章,他怕再扯开去,民建的工作就谈不上了。他慌忙插上来说:

冯永祥首先赞成:

“江大姐究竟是在市面上混的人,懂得工商界的心理,也能抓住问题的要害。”

“慕韩兄这条‘联合国’的路线简直妙不可酱油。”

金懋廉一听口气不对,宋其文的要求和冯永祥的意见对不上槽,冯永祥常和首长往来,估计冯永祥的意见接近政府的意图。他立刻说道:

“慕韩兄说得好,弄通思想并不容易,要经过曲折复杂的过程。这里面又有理论又有实际,真正是至理名言,记住了,一辈子也受用不完。懋廉兄说的两方面工作,目前应该走第一步,要把宣传工作做仔细,做深入,做到家,思想弄通了,别的事就好办了。事实就是样品,总要拿出来的。既然是样品,那就要弄得好一点,不然,要起坏作用。这件事体要慎重。”

“阿永的看法比我高明得多了,做好宣传工作,也就是思想工作,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冯永祥觉得宋其文不识时务,简直不了解工商界的真正思想情况,这么早催工商界拿出事实来,是和中共的精神不符合的。金懋廉更不识时务,私营行庄已经合营了,他再也没有顾虑,而且当上了公私合营联合银行的副总经理;地位和待遇也解决了,便在这里讲风凉话,实在可恶之极。他怕有人再接下去说,更不可收拾。他心想抓住马慕韩,便可以挡住了。他说:

马慕韩见冯永祥让了步,他也拉冯永祥一把:

她一棍子打在两个人的头上,大家忍着痛,谁也不好承认。他们两个人当时也不好再开口。刚才马慕韩的话叫潘信诚听了很不舒服,正愁不好还手,江菊霞这一棍子打得使他心里舒坦了。他坐在当中沙发上,捧了她几句:

“啥‘联合国’的路线,祥兄?”柳惠光问。

“不要谈哲学了。”昨天史步云告诉江菊霞,今天民建分会要找几个人谈谈,要她早点来,大家有啥问题,散会以后就告诉他。她今天特别留心大家的讲话,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话题扯开了。她不得不开口了,“哲学问题让那些教授去讲,我们还是谈工商界的实际问题吧。”

“你还不了解慕韩兄的发明吗?且听我慢慢道来。”冯永祥说,“慕韩兄主张先全业联业,然后全业合营,最后全业国营,实在妙极了!这是一块新牌子;全行业联营合营。在上海,是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只此一家。这张牌打出去,实在漂亮,一定轰动全国。这个事实拿出来,刮刮叫!”

“乖乖龙的咚,”冯永祥把脖子一缩,伸了伸舌头,嘻着嘴,说,“慕韩兄封我为教授了,以后工商界这碗饭吃不下去了,我可以教毛猴子去了。可是,我不像慕韩兄,连大学的门槛还没有跨过哩!”

“其老的意见很对,民建这次要好好抓一下国家资本主义的工作,党派就要起核心作用啊!怎么抓法,无非从两个方面:一在工商界进一步做些宣传工作,一个拿点事实出来,可以给政府看看,我们工商界是真心诚意拥护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同时,也让工商界看看,国家资本主义并不可怕,合营了反而比私营生产经营的情况好。”

“阿永这个意见确实很重要,现在应该以宣传教育为主,民建分会的作用,首先要在这方面显示出来!”他端起杯子来,慢慢喝茶。

宋其文讲完了,客厅里鸦雀无声。潘信诚感到情况不妙,他本来是来领领行情的,宋其文公然叫阵,要大家拿出事实来。看上去宋其文想用别人当垫脚石,爬上去当进步分子,这一着棘手。中共只谈路线和政策,而且再三强调稳步前进,从来没有要工商界拿出事实来。徐义德觉得形势紧张,他自命动作已经够快的了,史步云和马慕韩一回到上海,摸清底细,马上找江菊霞谈和大新印染厂联营的事,没料到宋其文竟然现在就要大家拿出事实来。他联系的几个方面还没有音讯哩,得赶紧催促一下。江菊霞也认为宋其文走快了一步,本来和史步云商量的今天不过是做点准备工作,好推动工商界,怎么要拿出事实来呢?在座的大半和棉纺业有关,宋其文是不是“将”棉纺业的“军”呢?她应该有所表示。接着一想,她表示啥?自己无产无业,能随便拿别人的企业做人情吗?就是讲了,也不派用场。这么看来,她在棉纺业也待不久了。那些巨头们的企业一合营,谁还会想到棉纺业有个江菊霞,曾经很卖力气工作过?金懋廉心里很坦然,私营行庄早就合营了,他说:

宋其文想不到马慕韩也是这个意见。金懋廉非常油滑,附和自己两句,马上就倒向冯永祥那边去了。他扫了大家一眼,焦急地期待有人出来支持他的意见,等了一会,竟然没有一个人吭气的。他自己想再说一通,要是再没人答腔,那就更狼狈了。幸好马慕韩放下茶杯,继续往下说:

“中共现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我觉得是中共挽救了我们民族资产阶级。我刚到上海滩的辰光,还没有西藏路,那里是一条河滨,现在一直发展到愚园路,这个变化多大!几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上海滩上很多暴发户,一会抖了起来,红得发紫;一会倒了下去,臭得难闻;甚至于成了马路瘪三,到处讨饭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这就是上海工商界的缩影。可怜我们一点民族工业,不是给帝国主义挤垮,就是让官僚资本吞掉。工商界朋友走红运,顶多两代,我没看见第三代也走红运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上海工商界流传这么几句话:‘有钱不传三代,第一代吃盐不吃醋,第二代光穿绸不穿布,第三代有了长衫没有裤。’政府此时此地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是适时的,陈市长又指出个人有前途,地位和待遇又没有问题,我们还有啥顾虑的呢?在座都是民建分会的核心分子,今后对国家资本主义工作的推动,我们要负更大的责任。我们应该以私人的小利益服从国家的大利益。在民建内部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教育。这样民建成员才能在工商界起带头推动作用。问题已经很明确了,民主党派的眼睛都望着民建,也望着工商界,希望我们真正拿出事实来,不能只是空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