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上海的早晨(第4册)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干脆一塌刮子没收,谁也没有意见。”谭招弟嫌分批没收太慢了。

“谭招弟的意见谁敢漏掉一句半句?你放心好了,一个字也少不了,全在这里头。”钟佩文把手里的原始记录晃了晃,说。

“全没收,你当然没有意见,厂也不是你的。没收百人以上的厂理由也不充分。”汤阿英摇摇头。

“这个我晓得,”谭招弟说,“我不过提提意见。”

钟佩文给汤阿英一说,马上严肃地说:

“我倒想起了一个办法。”钟佩文看到车间那些记录,有不少人要求没收,还提出办法。他个人认为干部问题解决了,就好办了。他说,“要是把上海十六万五千户私营工商业都没收,干部确实不好解决。百人以上的大工厂,上海只有几千家,这些厂的生产任务是国家给的,生产计划完成靠我们工人,先把这些厂没收了,我看干部资金都没有问题。”

“好像看到?真看到了还是假看到了?”

“别的厂怎么办呢?”谭招弟问,她不满足只没收大厂。

“只要政府肯没收,干部有的是。”谭招弟说,“要是不够的话,我们工人也可以凑个数,党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一定听党的话。”

“资本家的积极性倒是有了,我们工人的积极性却没有了。”

“党提出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为啥不听呢?”赵得宝笑着问。

“你抓得真紧。给资本家股息红利,使资本家有利可得;在企业里,还要使资本家有职有权有责。这样可以发挥资本家的经营积极性。”

谭招弟从耳根子一直热到脸上,差点回答不上来,想起刚才说的话,又理直气壮地说道:

“劳动模范的意见更少不了,我刚才好像看到了。”

“一步一步地来吧。”

“还有我的哩!”

“有些厂的老板一定有意见。”汤阿英了解中央政策没有这样规定,她认为这么做不妥当,“为啥没收这些厂,不没收那些厂呢?”

汤阿英走了进来。她在门外就听到谭招弟和钟佩文的对话,她一跨进门,就凑趣地问道:

“老赵,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哩!”

“你不是要我们讨论的吗?我们提个意见,给党考虑考虑,要是党决定了,我们一定做。”

谭招弟焦急地说:

“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的。”赵得宝说。

“确实看到了,百分之一百看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