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1 / 8页)
马慕韩这么一说,有的人倒动了心,江菊霞也赞成。
唐仲笙觉得符合自己在星二聚餐会的身份,微微点头,说:
潘信诚怕局面再弄僵不好收场,他打断了大儿子的话,说:
“妙句妙句,”潘信诚赞不绝口,对冯永祥说,“你真会讲话,越来越聪明活泼了。阿永,来,我跟你干一杯。”
“我们心平气和地研究,大家利害关系是一样的,要商量一个妥善的办法对付花司。”
“那倒不见得。”唐仲笙摇摇头。
潘宏福勉强闭住了嘴。
冯永祥扼要地把刚才讨论棉纱等级检验问题给他讲了讲。
“你真不愧是个智多星,啥事体一看就晓得了。”
大家心中在考虑棉纱等级检验问题如何解决。徐义德考虑到马慕韩在上海棉纱界的地位和势力,不能够和他决裂,却又不能同意他的意见,因为沪江纱厂如果检验,一定是乙级纱,很难达到甲级。这样一件纱要差四个单位,一万件就是四万个单位,算人民币有一亿多呢。他怕别人与花司妥协,他坚持自己的意见:
冯永祥一不开口,餐厅里顿时就静下来了,只听见刀叉碰着瓷碟子的声响。唐仲笙吃了一点菜和汤下去,肚子有了底子,想站起敬朱延年一杯酒,头一次见面,要联络联络感情。他看到大家低头在吃菜,有的手里拿着刀叉在想心思,料想他来以前一定是争论一个啥问题还没有解决,给他进来打断了。他识相地没有敬朱延年的酒,歪过头去,低声问冯永祥,刚才是不是在谈啥问题,冯永祥用叉子指着他说:
“假如花司一定要棉纱等级检验,那我们全部把商标扯掉,看他在市场上怎样出售?”
“可是在小老板中你又是大老板。”
马慕韩深知自己的厂设备比较好,出产成品质量高,如果检验,可以升级,对兴盛纱厂是有利无弊的,而且公开拥护政府措施,更可以落一个进步分子的美名。他针对徐义德的意见,解释道:
冯永祥接上去补了一句:
“检验等级划分不是一个问题,只要产品质量好,也不怕选样,选哪一件纱都是一样,重要问题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检验。花司委托华东纺织管理局试行检验,我们棉纺公会指派两名工程师去参加检验和选样工作,工程师的津贴由我们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倒差不多。”
“我忘记告诉你了,这位是福佑药房经理朱延年兄。”
“这是一个好办法。”朱延年赞成他姐夫的意见,说,“这事对我们的关系太大了,不能答应。”
他们两人干了杯。冯永祥坐下去,指着朱延年对唐仲笙说:
潘宏福放大声音说:“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不敢当,”冯永祥给自己杯子斟满,对潘信诚举起,说,“我敬信老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