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父亲母亲 >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小区的广告板上,新贴了一张纸,上写几行字:

在北京的三环和四环之间,这条小街真是够脏够乱的。路宽不足十米,两侧一辆挨一辆停满了各种卧车,菜农或果农开来的大卡车、小卡车、厢式小货车,以及小贩们的三轮平板车,马车也是常见的。今天是星期日,有三辆马车夹在机动车之间,一辆载满蔬菜,另一辆载满瓜果,还有一辆载的是成袋的大米——幸而已及时罩上了雨布。那情形看去颇为荒诞,仿佛这条街上有处加油站,仿佛这是一个汽油短缺的月份,一概车辆皆在排队加油,马车也不例外……

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废品收购价格全都下降了百分之五十,请大家理解。又由于本人跌断了腿,一段时期内不能上门收购,也请多多原谅!特殊时期,让我们共渡难关,朝前看。希望在前边!……

这雨,可说是场大雨了,小街上,不见人影。然而,却还是有人的,都躲到人行道两侧避雨的地方去了。所谓避雨的地方,自然是那些没有门窗,竟也叫门面的菜摊或水果摊的屋顶下……

落汤鸡般的阿伟是在十五层楼。电梯迟迟不上来,他等不及,索性下楼梯。外边,雨终于变小。阿伟出现在楼口台阶上时,天空已经有些见晴。他抬头望望天空,郁闷情绪因之稍释。

在那“官帽”的“帽翅”上,阿伟已经坐到第四年了。多垫两块纸板,他便也能够躺下,但腿是伸不开的。“帽翅”没那么长,若他躺下去,只有屈起双膝来。阿伟不常躺下,他对自己的职业形象还是挺在乎的。铁门内,有几幢二十余层的高楼,楼里人家都将废品卖给阿伟。阿伟自然也是有手机的,许多楼里人家知道他的手机号码。倘那些人家积攒的废品多了,一打他的手机,阿伟转眼便会拎着麻袋和秤出现在那些人家的门口。阿伟和小区里的人关系处得不错……

“挺。”他喃喃自语,不料脚下一滑,从台阶上跌了下去。他站了几次,没站起来……

阿伟在这条街上收废品。面前,有三平方米的合法地盘,用绿色的、两尺高的硬塑板围着。硬塑板上,白字印着北京某环保部门的名称。除此之外,他还有执照——为这种合法性,阿伟每年须向有关部门交六千多元管理费,平均每月五百多元。

在医院,妻子见他一条腿上了夹板,立刻就哭了。“咋办?”“挺。”“你都这样了,还怎么挺啊……”“世上从来没有一直不过去的事儿……咱们那三平方米宝地得坚守住!不放弃,绝不放弃!哪怕把以前挣的钱再贴进去,也要守住!守住了那三平方米地方,盖新房子就还有希望,供儿子将来上学的费用就不愁!……”这农村年轻人的脸上流下泪来,然而,那话语却说得掷地有声。

伟字自然是很有讲头了,但阿伟的人生,还没沾到伟字的什么大光。

“听说,不久这条街要改造了……”“咱不怕。不管怎么改造,城市人家总还是有废品的。咱那地方,是合法的!”

阿伟姓赵,原名赵韦,河南农民,已婚,并有一子。他的家庭成员,皆农民。他们祖祖辈辈是农民,已经十几代之久了。到他这一代,按名谱排下来,都逢上了韦字。韦字是没什么讲头的字,几位盼着家庭兴旺的长者一商量,就将他这一代人的韦字,加上了单立人。于是他的名,就也从赵韦,改成赵伟了。

几天以后,阿伟又出现在他的宝地旁。由于一条腿上了夹板,他只能侧身而坐。那样,他上了夹板的腿就可以平放在水泥台上。那是很累的一种坐法。

阿伟坐的地方,是雨淋不着的。不但雨淋不着他,夏季的炎日也晒不着他。而且只要他想坐在那儿,是可以从早到晚一直坐在那儿的。那儿是一个小区的门旁,有台阶。台阶半圆形,为了美观,向两边延伸出几米,看上去像有帽翅的古代官帽。阿伟呢,就坐在左边的“帽翅”上,臀下垫块纸板。那是他合法的蹲坐之处。右边的“帽翅”,连着一家美发店的台阶。如果他坐到右边去,就不合法了,美发店的老板是有理由也有权力驱赶他离开的。当然,他若真坐到右边去,美发店的专利权那也断不至于撵他。他们已很熟,并且,广义言之,阿伟也是老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