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出延津记 第八章(第3 / 7页)
“大爷,你家要娶我,还得依我一句话。”
老秦见女儿剪发明志,知事情已无法挽回。如再有争执,恐女儿再生出别的变故。也是那天晚上脑子一热,竟听了女儿公开招亲的话,现在十步走了八步,已无法回头。老秦以前不认识老杨,只知道他是一个卖豆腐的;谈了一席话,看他倒是个老实人;就是老杨不老实,老秦也不在意,一个卖豆腐的,就是让他捣蛋,他还能捣蛋到哪里去?但他把老杨也想错了,老杨捣起蛋来,也不按正理;如按正理,也不敢前来提亲。正是老秦把老杨想错了,觉得一个老实人家,女儿嫁过去,除了日子上受些苦,别的方面倒不会吃亏。一边对女儿说:
“爹,我知你心焦,但我问你一句话。”
“你性子比我还急,这么大的事,几句话就定了,将来你不要后悔。”
这话中了老李的命门。因老李平日是个没主意的人,一遇大事,就去找老秦商量。当初老李只开了一个“丰茂源”,后来盘下中药铺,还是老秦的主意。如今中药铺赚的钱,比“丰茂源”还多。受过老秦的恩惠,就有短处在老秦手里。但李金龙已经跑了,老李到哪里找去?说是去了杭州,还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男女双方就这么顶上了牛,一直到腊月二十,仍不见李金龙的踪影,想来是不回来过年了。“丰茂源”和“济世堂”的掌柜老李如坐针毡,怕老秦找他讲理,自己外逃的心都有了;秦家庄老秦,腊月二十晚上,却被小女秦曼卿说转回来。这晚老秦喝了几口闷酒,又在骂李家父子,秦曼卿进来说:
一边叹息一声:
“不用说了。如果换个人家来提亲,肯定句句说的是自家的好;杨大爷自打进门,处处说自家的不是。这样的人家,世上也算难寻了。杨家的孩子跟大爷来卖过豆腐,我见过,买三斤豆腐,他给人称三斤三两;卖豆腐是这样,换别的事,也只有别人对不住他,他不会对不住别人。”
老秦:
秦曼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百业卖豆腐多给人,并不是不会做生意,而是借豆腐发泄对老杨的不满,现在被秦曼卿当成了他为人处世的人品。老秦看自己弄巧成拙,有些慌张,忙说:
“你这是治气呢,还是嫁女儿呢?”
“刚说一回,事情哪里能定,总得从长计议。”
“他跑是他的事,把他找回来是老李的事;如果腊月二十九不来迎亲,俺闺女也不嫁了,我就替她嫁到李家。到了那时候,就不是退婚的事了,咱说点儿别的;不说出个小鸡来叨米,这事不算完。”
“我老秦自生下来,没这么被人别过马脚。”
又说:
事情就这么定了。卖豆腐的老杨,事情定过,还不知事情缘何而起。秦曼卿手给一绺头发对老杨说:
“你告老李,本来这事还可商量;故意耍我,这事就不能商量了。如果因为耳垂退了婚,传出去,不是耳朵,也成了耳朵。”
秦曼卿:
秦曼卿像明清小说中的落难小姐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把剪子,“咔嚓”一声,绞下自己一绺头发:
“啥?”
“爹,你就别骗女儿了,我知道你没有当真;你没当真我当真,我还非他家不嫁。你要再说别的,我连家也不住了,明天就去云梦山当尼姑。”
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