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回延津记 第三章(第1 / 10页)
“啥戏?”
见老汤仍皱眉,牛老道站起身:
老曹:
“看在俺俩老汉七十多的份儿上,又跑了百十里路,你给舍个脸。”
老曹:
“老汤,咱丑话说到头里,别因为钱少,就出假力。戏该垫场还垫场。”
“经理,去沁源县听戏。”
但也收起钱来。牛老道见他应承下来,又追了一句:
接着将听戏的事,一五一十对小温说了。又说:
“放心,让你顿顿见肉。”
牛老道:
到了六月初三,牛家庄就开始热闹。关帝庙前,搭起了戏台子,糊起了彩棚,挂起了马灯。许多卖果物、杂货和零食的小贩,前三天就在牛家庄摆上了摊子。老韩见村里唱戏,便给襄垣县温家庄的朋友老曹捎了个口信,让他六月初五动身,六月初六那天,务必赶到沁源县牛家庄,第二天一起听上党梆子。老曹收到口信后,却有些犹豫。老曹喜静,不爱热闹,也不爱听戏,加上岁数大了,本不愿去;就是去,也想带着老婆女儿一块儿去,路上做个伴。但她们皆嫌路远,不去。女儿改心还说,上回老韩五十大寿,她随爹去过一次沁源县;回来之后,腿疼了三天。但老曹知道沁源县牛家庄的朋友老韩爱听戏,也爱唱戏,拗不过这情谊,六月初五一早,只好只身一人,动身去沁源县。待得出门,在街上碰到“温记醋坊”的经理小温。小温三十多岁。小温他爹,就是过去的东家老温。老温八年前死了。老温在时,大家管他叫东家;换了小温,小温不喜“东家”的称呼,让大家从“温记醋坊”论,管他叫“经理”。小温当经理之后,说话办事,跟东家老温不一样;东家老温做事老派,小温做事图个新鲜。沁源县头一辆胶皮轱辘大车,就是小温买的。胶皮轱辘大车在路上跑起来,风驰电掣,大家都看;这车又是气闸,一踩刹车,“嚓”地一声站住,纹丝不动。老曹刚赶这车,自个儿先有些发憷;因老曹是长辈,小温倒管他喊“叔”;小温坐在车上老催:
“钱少了,吃上,就别再亏着大家。一口一口唱戏的人,也不容易。”
“叔,快点儿!”
“老人家,话不是这么说。”
“不为听戏,为朋友一句话;一百多里,让人捎过来不容易。”
老汤摇头:
小温问:
“要不我把我的褂子脱给你得了。”
又说:
一年下来,老曹才习惯这快。小温又撺掇周家庄“桃花村”酒坊的经理小周,也买了一辆胶皮轱辘大车。小周他爹,就是过去周家庄的东家老周,六年前也死了。现在小温看老曹出门打扮,背着干粮,便问:
“唱戏上头,老人家倒放心,不为你牛家庄,为俺自个儿,汤家班也不会砸自己的牌子。”
“叔,哪里去?”
老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