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句顶一万句 > 上部 出延津记 第十二章

上部 出延津记 第十二章(第2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亲人。”

又说:

吴摩西:

“干啥去?”

“两家永不来往。”

似在哭姜虎,又似在说吴摩西;似在说吴摩西,又似在将吴摩西。吴摩西听后,觉得吴香香说的也有道理。倪三今天打他,如果仅仅为了个打,似还能忍过去;如是要赶他们走,吴摩西却没地方去。吴摩西一个人有地方去,随便混个差事,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带着老婆孩子,就没地方去了。唯一可以落脚的地方,就是杨家庄。不说杨家庄吴香香愿不愿去,就是吴香香愿去,吴摩西也不愿去。半年前成亲,他没有告知老杨,两人也算彻底掰了。这些年从杀猪起,到去染坊挑水,到跟老詹当徒弟,去老鲁的竹业社破竹子,再到沦落街头挑水,到去县政府种菜,到入赘“吴记馍坊”,一步步走来,没有一步不坎坷;步步坎坷,好不容易有个安生日子,有人又要赶自己走。步步坎坷没把吴摩西逼到绝路,一个互不相干的倪三,倒把他逼到了绝路。吴香香哭声越来越高,吴摩西心头的火苗也越蹿越高,突然转身去了厨房;待出来,手持一把姜虎留下的牛耳尖刀。吴香香看他拿刀,止住哭问:

老姜想了想,拍了一下大腿:

“再给你加两葫芦棉籽油,回去炸油馍吃。”

吴摩西脑子一下子又醒了过来,拎着牛耳尖刀出门,像驴贩子老崔一样,没去北街找倪三,反大步流星,向南街“姜记”弹花铺走去,要找姜龙姜狗算账。出门时一腔怒火,待走到十字街头,心里又开始发虚。姜龙姜狗他也见过,虽不及倪三粗壮,但也五尺五高;倪三一个人还好对付,姜龙姜狗兄弟两个人,自己怕不是对手。虽然过去杀过猪,但没杀过人。几年之前,也曾动过杀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的念头;但走到马家庄,并没有动手,只是在心里把几个该杀的人想了一遍。真到杀人,自己未必下得去手;不敢杀人,出门为啥带刀呢?这时又觉得自己的老婆吴香香不是一般的女人:别人家遭了横事,妻子皆劝丈夫不要节外生枝;这里丈夫刚挨打,她又唆使丈夫去杀人。但人已拎刀上了路,就无法再退回去;再退回去,不但怕吴香香笑话,也无法向所有人交代。因快到中午,县城街头赶集的人正多,看吴摩西拎着一把刀在街上走,知道这桩婚姻内情的人,便知道火药桶炸了,皆放下手中活计,跟在后面看热闹;不知晓的,稍一打听,也知晓了,也跟着看热闹。如果无人知晓,吴摩西半路还可以躲避;现在众人簇拥,反倒不好再退回去。吴摩西硬着头皮来到“姜记”弹花铺,弹花铺一丈开外,有一个碌碡,碌碡半截戳在土里;吴摩西撤一下身子,脚踏碌碡,壮着胆子大喊一声:

棉籽油就是轧棉花脱出的棉籽,又轧出的油;弹花铺不缺这个。吴摩西见火候已到,怕再扯别的节外生枝,这时说了话:

“知道你就是这个,打你的是倪三,背后指使打你的人是谁呢?”

“大爷,我不要两家和好。”

“我那苦命的人哪,你咋走得这么早哇。”

“你说得也对,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永不来往,就是两家永远和好。”

接着拍着地又哭:

吴摩西浑身是血,拎着两葫芦棉籽油,从南街往西街走。这时围观者人山人海,不亚于元宵节闹社火。“吴摩西大闹延津城”,从此成了一个话题;几十年后,还在延津流传。吴摩西往回走的时候,心里倒开始后怕,后脊梁一阵阵出冷汗,腿一走一软。今天能活着回来,算是命大。待进得馒头铺,吴香香见他得胜而归,一把抱住他,亲他的脸:

“孩子他爹在的时候,别说是人,就是苍蝇蚊子,也不敢落下叮一口;自他一死,我们就成了没用的人了。”

吴香香朝地上啐了一口痰:

老姜:

“我去杀了倪三。”

“那你啥意思?”

吴摩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