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人世间(上卷) > 人世间(上卷) 第十七章

人世间(上卷) 第十七章(第1 / 1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把手说:“周秉昆,你以为你是谁啊?这事是你该管、能管的吗? 我就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吗?有规章制度,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让我犯 错误吧? ”

不料对方锦袖出镖地轻轻点了一句:“那话是春桥同志说的。”

他嘶哑着嗓子说:“头儿,厂里其实有责任,你们领导们也已经犯了 错误。一些人滋扰龚宾的时候,领导们为什么就不制止呢?

秉昆那火上得大了,一夜之间扁桃体就发炎了。

后经查证,那话确实是张春桥在上海“批林批孔”动员会上所讲,并 未公开发表,后来只口口相传于消息灵通人士之间。

第二天,他向邵敬文请假。邵敬文很感动,爽快地准了他三天事假。

突然有人扇了龚维则一耳光,紧接着他遭到了几个人的拳脚攻击。

他说半天就行。

唐向阳经常劝龚宾想开点儿,叔叔的问题,别太当回事。

酱油厂的人有的听说龚维则的侄子就在本厂,此前不知是谁,于是 结伴去出渣房一探究竟,要不就在食堂里对着龚宾指指点点,交头接 耳。更有甚者,上下班时站在厂门口不走,非让别人告诉他哪个是龚维 则的侄子。龚宾似乎不再是一名片警的侄子,而是张春桥的侄子。进步 耳聋,有心想要保护龚宾免受滋扰,却也不知如何行动。向阳和德宝仗 义,因而骂过某些人,还几乎与人动起手来,结果事与愿违,连原本没那 份好奇心的人也好奇起来了。唐向阳自从当了班长后,把爱护龚宾和进 步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时时处处学习秉昆三人的君子风范,希望自己 充当老太太般的保护神角色。机会终于来了。这靠边站的中学校长的儿 子,在酱油厂完成了感情立场的根本转变,不但和几个草根阶层的儿子 成了哥们儿,而且一心要做富有牺牲精神的一个哥们儿。他在别处从没 这么容易获得真诚的友谊,这让他立誓回报。

然而,龚宾天性胆小、心理脆弱,他从未经受过类似考验。忽然有 一天,他在班上开始面壁傻笑,或独自嘟哝不休。

那起事件当然也会传到酱油厂去。离北京很远的A市人,十之八九 对发生在北京的事并不真的关心。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他 们,发生在本市、本区、普通人中的事则不同了,关注度那可要高得多,仿 佛部落人特别关注自己部落发生了什么那样。

他精神崩溃,疯掉了,被送入精神病院。

更有的人,不知是装的还是真的吓成了那样,嘴张大的程度如同下 巴脱臼了,没人帮着复位就根本合不拢了似的。

邵敬文说:“小周啊,你以为你是谁呢?你有多大神通,半天就能把 这事摆平?三天后你如果能有好消息告诉我,那就算你能耐了得啦!”

众人大骇。

秉昆先去厂里找一把手理论。全厂大多数人认为一把手表面看起来 只讲原则不讲人情,其实是位心肠挺软的领导。

这一 “镖”仿佛正中龚维则的咽喉,他半张着嘴顿时瞠目结舌。

有关领导对这起事件很震惊,继而很遗憾。他们想保一下龚维则,但 嫉妒他的人同仇敌忤,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扬言铁证如山,板上钉钉。于 是,那些领导只好表示痛心了。

关于他的住院费问题颇有争议,厂里认为不是工伤,也没厂里一点 儿责任,按公费医疗条例,厂里是不能承担的。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一家 小厂的三级车工,母亲没有工作,哥哥在插队,自己还养活不了自己呢。所 谓争议的另一方,其实只有两个半人——向阳、德宝和进步。进步耳聋,无 法参与争论,只能算半个人。两个半人所代表的正义,力量太单薄。何 况厂里也有厂里的难处,总得照章办事啊!

实际上,那起事件是几个嫉妒他的人处心积虑设下的陷阱。他们估 计张春桥那话会引起他反感,偏偏抛出那话来激怒他。真的被提拔了会 让别人嫉妒,可能被提拔的人往往也会遭到嫉妒。他们陷害他,并不意 味着他们思想上认同张春桥的话。在这一点上,他们与龚维则思想特别 一致。恰恰是他因为表态好被提拔,就更加让他们妒火中烧。即使龚维 则果然被提拔了,那也高升不到哪儿去,无非就是调到别的派出所去当 副所长,而且很可能还是调到离市区更远的乡镇派出所去。但是,心中 妒火已经燃烧起的人通常不管那些,他们只要享受达到目的的快感。强 烈的嫉妒,类似对无辜者实施报复。

于是,德宝向秉昆告急。

于是,龚维则辱骂中央首长的罪名坐实了。他在认罪书中再三辩称 自己确实不知那话是首长讲的,自己也确实是为了维护那一届政治学习 班的声誉。这等于不打自招,承认自己内心里就是觉得那话不是人话,越 辩罪名越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