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第4 / 5页)
长书口中呛了口海水,挣扎着浮出水面,可她身上带了两把剑,背后红药那把铁剑更是沉重无比,不一会儿便又沉了下去。聂英手足不断乱晃,却是毫无办法,随着长书直往下坠去,他心中正大呼后悔之时,下坠之力忽然减轻,却是长书挥剑断开两人连接的衣带,他身体一松,忙浮上来深吸了两口气。
她用尽力气,握住长书的手,缓缓道:“阿书,这些年来,你的勤勉娘都看在眼里……你总算是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你师父和师公不待见你,但是娘相信你……总有一日,你会让这青锋谷上下都对你刮目相看的。”
他沉沉浮浮之际,似是看见一只渔船正在不远处颠簸前行,心下不由大喜,忙挣扎着游过去,狂呼救命。
恍惚之中,又似回到那年大雪冰封之日,奇寒彻骨,母亲卧于病榻之上,已是油尽灯枯之时。
大浪翻滚,将长书卷入浪底,随即高高抛起,又狠狠摔下,她头昏眼花,只得听天由命。如此也不知过了多久,手足渐渐僵冷,迷糊之际,忽然看见海浪中一只渔船正勉力往这边行来,聂英趴在船舷处,不断向她挥手,她大喜之下,忙打起精神来,使出全身力气,游到那渔船边,攀住船舷,聂英伸出双手,将她拉起。
长书虽知晓内中玄机,无奈方才蛇洞一战,已耗去大部分心力,此时虽尽力排除剑阵干扰,精神仍是难以集中,脑海中思潮翻滚,难以止息。
长书湿淋淋地爬上甲板,顾不得许多,便问那船夫:“此处离百灵岛还有多远?”
因此,朔方剑阵对破阵之人考验极高,能破得了朔方剑阵的,青锋谷中也是寥寥无几。
那船夫道:“远倒是不远,不过此时风浪太大,怕是驶不回去了,先到别处去躲一躲吧。”
破阵之人身处迷阵之中,收敛心神之余还要时时想着破阵之法,更是难上加难。即便破了其中几个节点,但只要心念稍一牵动,十二道剑气,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便又会重新练成一气,终致徒劳无功。不明就里之人闯入剑阵,极易耗尽心力,走火入魔。
长书胸中憋了一口恶气,怒道:“那李庭早干什么去了?不必废话,赶快回去,你若是敢耍花样,我就杀了你!”手中天陵剑一晃,架在那船夫颈间。
更何况那十二道剑气依二十四节气而成,又幻化出七十二候,变化无穷,极易催生幻像。
那船夫见她凶恶,心中直呼倒霉,他本来被安排今夜巡海,因多喝了几两酒,耽误了时辰,此刻又听她直呼李庭其名,生怕她回去告状,倒也不敢再言语,闷着头只管开船。
朔方剑阵本是青锋谷用来考验弟子心志的剑阵。破阵之法难就难在破阵之人须得灵台空明,心无杂念方能成事。但平常之人若要摒除杂念,即使是一时半会儿,又谈何容易?
他驾船技术倒是十分精熟,大浪滔天之下,竟是生生驶了回来,直到进了港口,风浪方才稍稍止息。
每前进一步,思潮起伏中,十二道剑锋随之悄然移动。剑气交错纵横,犹如一张密密实实的网,将她笼罩于无形之中,挣脱不得。
港口之处已停泊着数十只渔船,船夫三五成群,聚在一处喝酒暖身,见他船上下来一个浑身湿透的少女,不由轰然而笑,几双不怀好意的眼睛,肆无忌惮直在她身上上下打量。
长书不能自己,挣扎于琐碎往事之中。
长书又急又怒,横剑当胸,大声叱道:“看什么看?再看,就把你们眼珠子挖出来!”又指着其中一人,喝道:“快把你身上的蓑衣脱下!”
缘起缘灭,幻由心生。
那人低低带着一顶斗笠,默不做声脱下蓑衣,露出里面一身白色长衫。长书一把将那蓑衣抢过来披在身上,又朝那人狠狠瞪了一眼,这一瞪之下,心中倒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他一般。
她正身处朔方剑阵中。那十二个雕像所持之剑,正对应着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由春到冬,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