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去岳阳》(十一)(第2 / 3页)
“他们每天都是先拍几个孩子的镜头,再拍其他演员的镜头,怕孩子累,让他们坐着。对了,谢导还叫一大学生带孩子们写作业呢。高一开学课业不多,他们平衡的挺好的。”
电影行业变化太快,且变得浮躁,兰生偶尔也适应不了。
“他会根据孩子性格修改剧本这些东西,说,他不想教几个孩子如何用‘演技’骗别人。”
在小演员杀青以后,谢兰生给所有的人都赠送了一份礼物,而当地的娱乐媒体第一时间采访了演员。
谢兰生又硬性要求主创、主演提前七天来。以前主创基本上是提前一月进组筹备,现在则基本上是三天,甚至两天,幸亏兰生的大导演,能震住他的团队。
“嗯,”孩子爸妈一个个都说,
…………
“为不耽误大家上课,谢导尽量把日场给安排到了周六周日,有的时候时间太紧,剧组就在自习课前把几个人接过去了。是谁的戏就谁过去,每人去了五次左右吧。”
莘野怀疑,即使以后七十岁了,或八十岁了,谢兰生也依然会在他的片场站得笔直,像一棵树,像一杆旗。
导演真是什么事情都要拿出一个办法来。
莘野又喜欢,又心疼。
他想了想,给众人又开了个会,反复强调守好剧本,而后,他在网上买了几盒诡异颜色的订书钉,说,如果一定要带剧本去其他的一些地方,比如餐厅,就出发前用订书钉先把剧本给钉起来,这样,剧本如果被拆开过他们可以立即发现,还能想想办法,不至于被糊弄过去。
这些年来,他对谢兰生都带着这个感觉——又喜欢又心疼。
谢兰生是比较爱跟老朋友们一起合作的,包括主创,也包括主演。导演需要非常了解他的演员,了解对方一切,因此,许多导演都喜欢跟固定的人合作拍摄,谢兰生也并不例外,有些演员他也用过多次。
“谢导喜欢用自然光嘛,不用灯光。虽然因为光线在变电影会有拍摄难度,可是氛围是真实的,有太阳,有月亮,有走廊,有楼梯,有人烟,不同于在摄影棚里,大家可以身临其境。所以啊,为保证大家上学谢导还是蛮费脑筋的,把一些戏改成下午,另一些戏改成晚上。”
而录音知道还是岑晨,美术指导也是熟人。
“谢导他们在上海拍是为大家上学、回家。”
他开始想,他未来的商业片能给祁勇一个“金像奖”的最佳摄影提名就好了,让祁勇能拿到一个摄影生涯的新巅峰。当然,这听起来太飘渺了,不现实。
谢兰生被吓出汗来,要知道,电影剧本要是曝光一切工作就白费了。
…………
剧本围读后,一个演员带剧本去星巴克跟朋友聚会,喝完以后边走边聊,把剧本扔星巴克了!她发现后立刻掉头,剧本幸好还在原处,旁边几桌过路客人证实没人动过剧本。
《去岳阳》的中学部分一共拍了一个半月。
在开机前一天,谢兰生《去岳阳》剧组又出了个小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