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圆满》(二十七)(第1 / 4页)
报名的截止日是11月12号,交片的截止日是12月26号也就是德国的圣诞假后,谢兰生的这部《圆满》可以说是堪堪赶上,Nathan 甚至在12月23号还到ABC LAB加了加班,谢兰生非常感激。
祁勇气结:“还挺有理……”
…………
“就一镜。”谢兰生哄,“没有办法去制片厂看冲出来的样片嘛,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就回学校借放映机,只能……将就。这回是有莘野在那才多出了补救空间。”
ABC LAB送走了粗剪版本,便开始了精剪、配光。
多亏他听Nathan的话,又冲洗了一本样片。这样,虽然多花了一大笔,包括冲第一本样片、印片、正片冲洗,还有第二本样片,又多花了20万块,积蓄只剩30万了,但这教训相当值得。
谢兰生又有些庆幸,他深刻地长了教训。
否则,若直接用底片剪了,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上哪儿捡被丢弃的碎胶片上旧素材呢?难道全部都重拍吗?那太恶心了。
Nathan那边儿也准时收到,把该改的全都改了,并且还在这一周里把英语的字幕刻上了。现在,ABC LAB使用激光烧制,而不再做“幻灯片”了。英语当然是莘野翻的,这是莘野第一语言。
从跟莘野的对话中谢兰生也知道了,一般来说,导演按时间码剪的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电脑技术还太新了,Nathan在过去真遇到需要大量重拍的人,有一个在放大以后被发现了口形不对,同期声做不了,还有一个在放映以后被发现了音画不同步,全都完了。
放下电话,谢兰生又赶紧拉人回片场补第90镜,祁勇听了一顿吵吵:“我现在跟上海这呢!搞什么啊搞什么啊!!!拍《生根》时就一顿补,拍《圆满》了又一顿补?!”
这些都是莘野盯的。谢兰生则每天准时听莘野的提问做答。
“我知道了。”谢兰生又拿着本子指挥莘野重新选择。谢兰生和你相信对方对行不行的判断,他总觉得,既然莘野可以完全理解郎英这个角色,就说明,莘野理解《圆满》,莘野理解自己。
还是因为预算问题,《圆满》只能配两遍光,但Hunter Hunt是兰生这四年的配光师和合作伙伴,对效果的把控到位。
就这么着,翌日,兵荒马乱地补拍完,谢兰生把胶片寄去,并且还在箱子上写“内有胶片,不能见光,不能过x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真的,幸亏信了Nathan。
祁勇:“……”
到这粗剪正式做完。ABC LAB认识的某导演之前就说也要参展,于是,兰生拜托那位导演把《圆满》也带去交片。
谢兰生手捏着电话:“祁摄,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