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根》(十一)(第3 / 5页)
祁勇身材十分高大,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手中提着大旅行包,十分具有艺术气息。莘野一眼就看见了,双手插兜,喊了一句对方名字,侧了侧脸,示意他到出口汇合。
朋友很快寄来照片。
而谢兰生刚一汇合便殷勤地帮忙拎包,嘘寒问暖。
总之深圳这座城市与过去是天壤之别。
祁勇一出首都机场便迫切地打量四周,看建筑,看马路,看车辆,看行人。
接着,谢兰生与祁勇约定回国时间、开机时间,又叫助理小红小绿、欧阳囡囡还有岑晨各自前往拍摄地点,他自己则又对剧本做了一些调整、改动。
第三张照片则是在深圳口岸拍摄的。来自各国的集装箱一一地被卸货上岸。谢兰生听说,甚至还有高档轿车被偷偷地运到广东,其中有奔驰,也有宝马——
直到确定开机时间,谢兰生才猛然察觉现在已经7月份了——自罗大经和张继先撂下挑子退出剧组,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
“唔,”谢兰生拿起第二张,仔细看。照片上,火车站的马路对面竖着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百事”“七喜”,而不再是各种标语了。这些品牌正式进驻,不只是在中英街了。
…………
1980到1990这10年之间,深圳人口从33万人到了165万,GDP从2.7亿元到了172亿,人均GDP也从1000元到了10000,其中主要是靠出口。这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打工”的地方,打工仔和打工妹们涌入深圳寻求机会,而别处呢,还执行着“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传统农民只可以去乡里的厂、镇上的厂。
他没忘记,他回来是感受变化的。
1991年,深圳年轻而又繁荣。
然而,当谢兰生还有莘野带着他先坐火车、再坐客车、再坐驴车地赶到了盱眙村时,望着漫天的黄沙,望着满目的土房,祁勇想哭了。
他请自己远在深圳的好朋友拍了一些深圳特区的照片寄给他。
莘野看看,其实觉得也就还好。顶奢他都用腻歪了,LA的品牌要多多了。
祁勇回到中国那天,谢兰生和莘野两人亲自赶到机场去接。莘野认识祁勇,他们两个没跟别人一样高举接机牌子。
谢兰生先拿起一张,挺满意,对莘野解释:“看,这张上面是中英街。”他在报上看到过,“中英街”人越来越多,平时每天一万人,节假日每天十万人,人们疯狂购买洋货,再隔海看看东方之珠。
谢兰生只在去LA时来回做过两次飞机。他上学时,想买机票甚至需要所在单位的介绍信,大家认为只有领导才有资格坐坐飞机,当时他的一个邻居从湖南坐飞机回京厂里甚至专门派了一辆车去接他回家。这一两年民航倒是蒸蒸日上、发展起来了,可谢兰生还是很少坐。
谢兰生跟莘野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两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