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根》(二)(第2 / 5页)
莘野说:“你说《流浪》缺个华人,我正好儿要放暑假,才答应的。后来接这香港电影是想轻松地赚赚钱,独立一下,现在觉得也没意思,还不如回公司上班。”他继父是开酒店的,也有许多其他产业。
《生根》剧本围绕一个农村女人来讲故事。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结婚生子也在农村。
“不是,”方杰说,“确实可以躺着挣啊,这香港片片酬多高啊?!你真的有表演天赋,入戏出戏在一秒间,《流浪》角色跟你自身简直没有一点相像,可你念完一段台本后导演就非你莫属了。你看,我手里还有一堆一堆各大公司的邀约呢。”
本着“省钱”这个宗旨,他全请了非专业的,也就是“纯天然”的,觉得这些新人演员有真实感、有质朴感。
顿顿,他想起来一个笑话:“对了,还有一个在中国拍地下电影的也巴巴的呢!他太搞了,为了跟你争取争取,寄过来了这么厚的一大沓子文件资料!”说着,方杰用手比了比,还“啧啧”了两三声儿。
另外一边。美国,洛杉矶,AAA文化经纪公司。
“这个角色层次太多了……”谢兰生对罗大经说,“我想了想,最好能用专业演员,越专业越好。”
莘野翘着两条长腿,百无聊赖地对方杰说:“方杰,我又不想拍电影了。商量商量,咱们解约?”他不差钱。
这个角色有多面性。谢兰生发现,因为这个角色是随岁月、经历而变化的,非专业的演员很难在同一个时间点把各个人格演到极致,他们要么能演出刚结婚时的“王福生”却演不出六年以后的王福生,要么能演出六年以后的却演不出刚结婚时的。
“不是,”他经纪人方杰感到人生艰难,“莘野,你咋永远想一出是一出的呢?”
所谓“下一步”,就是选演员。
“哦?”莘野撩起眼皮,起了好奇心,“都有什么?”
…………
“你等一下。”方杰起身,抱过来了一摞材料,“这是xx的新片子,这是……”末了,拍出最厚那个信封,用来撑着其他材料的,说,“就这个,叫谢兰生,跟国营厂一拍两散了,要自己拍地下电影。中国那边……你也知道。”
不过,对于男主,也就是彩凤的丈夫,谢兰生却一直没有看见能让自己满意的人选,试来试去都不大行。
有颜,有钱,有智商有学历,就瞎几把过日子吗?
谢兰生在拜托朋友介绍过来几十人后终于寻到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主“彩凤”——对方长相传统、隐忍,不美也不丑,有亿万人的影子在,谢兰生还挺满意的。而最令他惊喜的是,“彩凤”演员的经历与角色竟有诸多重合,本人也有演戏天赋,能捕捉到角色心理,也能找到谢兰生要的感觉。
今天觉得这个有趣就干干这个,明天觉得那个有趣就干干那个?
在选角时,谢兰生的面试要求非常简单。演员不需要背台词,也不需要表演片段,而是必须对着镜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她自己来自哪儿,上过学没读过书没,一直以来在做什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家庭成员关系如何……与一般的选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