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去岳阳》(三)(第3 / 5页)
最后,莘野把谢兰生搁在刚掉落的大衣上,自己则是轻轻覆上,在北京的初雪清晨,在刚画好的心形当中,两人狂热地接吻。
“我认为,对双方最有利的可能是这样一个模式。”文远说,“如果新未只买版权,等谢导片子下线,我们这再上线,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因此,我们希望谢导加入‘新未原创’这个计划,当新未的文艺‘首投’。”顿顿,又道,“这个计划是这样的,新未公司独家投资、独家发行。新未需要独家投资,这样才能有掌控权。我们可以决定发行,比如,在院线上7天后就到新未上‘网上文艺影院’,我们自己掏钱补贴受损失的各电影院,比如提高他们的分成……同时,线上线下举行联动,做一整套营销方案。目前为止新未还并没有决定首投电影,谢导您是比较合适的,我们真心欢迎您来。我们这边可以将制作费的20%、院线收入的20%、网络点播的25%作为分成给谢导您,这个条件绝绝对对是非常有诚意的了。”说完大笑,“我们应该是要亏的,就当发展文艺电影了。”
莘野深深注视着他,一点一点半跪下来,让谢兰生滑得更深,帮他玩儿,帮他开心。
“我上午去‘艺联’那边。艺联要开发布会了,加盟影院需要整理,首批片单也要筹备。下午去‘新未’总部,他们马上要搞一个互联网的‘文艺影院’。”
“这个还在筹备阶段。”文远笑笑,“老实说啊,谢导您来联系我们,还主动说想试试‘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我们感到非常意外。”
“今天打算干什么去?”
“嗯,”谢兰生十指交叉,说,“新导演的新作品想进电影院太难太难了。而且,就算进了,文艺片对电影观众的吸引力没那么高,要非爱好者花几十块去电影院十分困难,因此,我觉得,几块钱的‘网络点播’对导演们是个机会,他们可以回收成本,可以继续拍片,而低廉的‘尝试成本’也有助于获取观众、培养市场。我想,对新未来说,受关注的新片子是最好的推广方式。”
谢兰生的眼睛清亮:“嗯。”
他在1999年就建了两个电影论坛、组织了各地观影小组,分析经典文艺电影,教育受众、培养市场,2002年又搞了自己的“独立影展”,直到2006年才完全交给周维维,2003年还弄了一个文艺影院,让人观影、发问、讨论……在对导演的支持上呢,谢兰生从1999年起就举办定期“导演聚会”,大家互相观摩作品,提出建议并且讨论,又在2003年时成立基金、开工作室,资助、投资他喜欢的文艺电影优秀项目,他还开办业余课程,培养青年导演,去年年中又答应了王先进当北电教授,每一年的每个学期集中授课8周左右,还带研究生……
谢兰生到新未总部,两手揣着一步步走,新未影业一个姑娘已经站在大门口迎了。她一见到谢兰生来便把他带上33楼,带到一间会议室里,端茶倒水了好半天。
谢兰生这领军人物已经当了二十年了,文艺电影的下一辈没人赶上、没人接棒,也不知道谢兰生是非常幸运还是不幸。
几分钟后,几个老大才呼啦啦地全走进来,其中就有新未的SVP,新未影业的CEO文远。
不光操心自己的片子,还要操心文艺电影,甚至是整个“电影”。
谢兰生是非常希望“网上影院”能成功的,而不是因没有流量被资本给扫进垃圾堆。他觉得,如果他能帮忙引流,让这影院好好发展,并在未来上线更多国内外的文艺电影、购买更多中小导演电影版权,就皆大欢喜了。
许久之后两人分开。“宝儿”“贝儿”不嫌臊地又说又吻了好半天,莘野才望着谢兰生被自己吮到鲜红的唇,道:“起来吧,别凉着了。”
文远说:“谢导一心为电影着想,这跟新未是一致的。说实话,在听说您想试试‘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后,我思考了很久很久……周一晚上一夜没睡。”
初雪还在静静地下。他们两人在心形里边,四只脚下是心形的尖儿,彼此搂着,舌尖交缠,这热度让粘上来的雪也迅速地融化了。
谢兰生很清楚对方这完全是在胡扯淡,只是笑笑。
谢兰生并不具备一般导演的不善言辞,他们几个“谢导”“文总”“您好您好”寒暄了通,好半天才进入正题。
太忙了。
文远说:“我们搞这网上文艺影院,一方面是想要帮助文艺电影长久生存,另一方面是想要塑造我们公司品牌个性,就是有情怀、有担当。我们目前一边儿在购买中外电影版权,另一边儿也想投资,帮助一些好片子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分担压力,甚至只用‘线上’模式获取收益、收回成本。当然了,后者一般是进不了电影院的优秀作品。”
“嗯。”
谢兰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