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莘野(第2 / 5页)
“自然……吗???”
两人聊了好一阵子,谢兰生才告辞离开。
在过去的40几年拍电影都需要厂标。拥有厂标才意味着拥有摄制电影的权利,而厂标,只属于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其中北影上影长影八一四家早已分地而治,珠江、广西、潇湘等等规模较小。
“红色电影……”谢兰生对王先进笑:“好的,谢谢老师。”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可以摄制电影。
“能怎么办,”王先进和蔼慈祥,“听说明年各制片厂主要扶持红色电影。你的能力没有问题,可以准备几个好本,再去试试。”
石榴花上落满北京刚刚才停了的雨水,本就明艳的花瓣更加明艳,捉人眼球。雨水像被吸住一般,牢牢扒着,一动不动。
隔了半晌,他才说:“反正,一共就16家制片厂,都走一遍呗。”
自己没有人要,剧本也没有人要。
“哈哈,随便,想试就试。”张世杰王中敏也是几口啤酒,“我看你啊,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谢兰生静立在树前。
谢兰生想想,压低声音,问张世杰和王中敏:“哎,你们知道……摄影班的孙凤毛么?”
“……”谢兰生也知道困难,可总怀着一点希望,于是他问王先进说:“那怎么办?咱们只有国营的制片厂才能拍电影啊。”
张世杰和王中敏道:“好像听过。”
王先进说:“咱们国营的制片厂一般不会拍这个的。”
“据说他在自己拍呢。没工作,也闲出毛了。”
“到了黄河也不想死。”瓶子里的最后一滴滚入咽喉,又苦又涩,谢兰生“哐”一声把它撂在桌上,用瓶子底吱嘎吱嘎地磨坚硬的玻璃板,好像那是坚不可摧的一道屏障,“无论如何都想拍了。”他的故事,他的人物,他的画面,他想拍出来。那些事、那些人,无数次地在脑海中徜徉、飞翔,鲜活鲜活的生命力呼之欲出。
石榴花正尽情怒放,今年在第一次抽枝。
只要想想血便沸腾。
北京电影学校外面这条小路他很熟悉,有三株桃树,还有三棵石榴树。
“……朋友,你怎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