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长安印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心中有鬼祟恶念的人,怕也不敢跪到佛前来求。”不过十岁出头的小和尚,已能看出是个清冷的面相,便连性子也冷清得很,对着自家师父说话,都凉里透着冰。

“…………”

“师父也是人,虽走在修行路上,却不敢说自己当真能心如磐石,无动于衷,”妙常双掌合十,垂眸执礼,“为师自然知晓人世有善有恶,即便是同一人,亦有行善时,有作恶时。既仍是人非佛,便连为师也怕……怕着相于恶,辜负了善。”

“…………”挽江侯不回头,不作声,耳中却一字不落地听着,心说这和尚突然讲起这事儿是要干吗。

“…………”

“我师父说,他和他师弟……和夏春秋都喜欢吃葡萄,”昙山不咸不淡地跟在他身后讲道,“便是出家人,也会念一份旧情。一别数十载,师父晚年偶尔会道,也许哪一年葡萄果熟的时候,故人会回来看一看,便能再叙一叙旧情。”

“因为是人,人不总讲道理,”妙常含笑点了一下徒儿轻蹙的眉心,“有朝一日你会晓得,常人看了一百桩善举,看了一件恶行,这一件恶行便竟抵了一百件善举,让人心意难平。若这恶行落到自家头上,更难免让人忘了活着其他的好处,着相于一件坏事,折磨由此而生。”

“为师每日种菜怡情,修行已是懈怠了,”老和尚又摸了摸小和尚的光头,想是觉得手感不错,笑问道,“来年我们再种一架葡萄可好?”

“我虽不知那印中是否真有所谓的仙境,但自能感应到那枚印每有异动之时,人间确有灾祸横生,”挽江侯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气的,冷着脸不说话,便听僧人淡色说了下去,“我是佛门中人,自不会轻易妄开杀戒,但若有朝一日……你……”

“……师父,若您推演得无错,您这也就一纪好活了,”小和尚再冷清也只是个孩子,昙山忍不住劝道,“十二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徒儿自会努力修行,您修行懈怠一些也无妨。”

昙山本想道,你莫怪我不念旧谊,却终止口不言。

有人青灯古刹,跪在佛前,日日夜夜为众生颂祷,时时刻刻代世人受苦,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不知尽头地度着度不完的业孽,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挽江侯似有些猜着了这和尚的意思,又觉得猜也猜不通透,不由腹诽和尚就是神棍,一句话也要绕来绕去地打机锋。

“为何如此?没有道理。”

“涌澜……”

“正是如此,”妙常也不驳他,反而点头道,“虽言善比恶多,但你可知,偏生这恶,在常人看来,总比善要来得浓墨重彩一些。”

“行了行了,”挽江侯也懒得再生一份没影子的闲气,摆手道,“你若难得想跟我说点闲话,就拣些吉利的说。你自己听听,你那话吉利吗?”

“……文青不是那样的人,你不懂他。”

他虽不修心识,却也知道修心识有多苦——世人不晓得,你叩个头,求完佛,那瞬间如觉着多少有了个盼头,得了一丝轻松解脱,不过是因为那欲念加身之苦,那爱恨嗔痴的业障,有人心甘情愿地替你受了。

边涌澜说来说去仍只是这一句,板着脸扔下一句话,便径自下山去了。

老和尚没有把话说得十分透彻,昙山却懂了他的意思。

昙山无言跟上,不疾不徐,跟在他身后半步之处,默然行至山脚,方开口道:“说起来……我师父晚年在寺中种了一架葡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