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 / 3页)
“刀之一道,在道,不在刀。”
挽江侯与他相对而立,突不记得此时为何时,此处又是何处,脑中只得一句:……原来真的是这个人。
边涌澜八岁拿刀,十六岁出师,可及至二十一岁这五年间,却未在他人面前使过一次刀法,只是每一年都会回到出生之地去看一看江潮。
挽江侯不明所以,怪力乱神之事见得多了,胆子大得上天入地,边问边兴致勃勃回身四顾,大约是在找鬼。
悟道一事讲究的是心性,机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强求不来。
“不必找了,成形阴魂并不易得。”
这名教习本就是个左撇子,纵然右手刀使得不似左手刀精湛,教一名小儿学刀也绰绰有余。只是招式能教,道却教不得。
挽江侯年轻气盛,连夜请战,权当是送给新帝一份贺礼——他未带一兵一卒,只带十数亲随护卫千里奔袭,于乱军之中取了那位名将首级,攻成即返。
然则无论如何观识,仍只是一副普普通通的凡人命格——是福寿延绵、贵不可言,可也是肉体凡胎、红尘俗子,并看不出什么端倪。
刚刚即位的天子观属国相争只如两狗相斗,未曾出兵偏帮一方,却也多少心下不愉——前来朝贺登基大典的两国使臣还在驿馆里住着,那头就打了起来,难免有些扫兴。
“……阿弥陀佛。”
两个属国之间你争我夺一番没什么不好,正好耗耗他们的力气。
“…………”挽江侯却未答话,在乍现的月光中,哑口无言。
那人本也曾凭一把刀名震江湖,可惜江湖儿女,生死之间,没有人能常胜不败。败了一次的下场,就是失了一条胳膊,从此再也拿不得他赖以成名的左手刀,最终能在宫中当个教习,让妻儿衣食无忧,他很知足。
多云的夜晚时明时暗,杀机涌动时林间昏黑如墨,现下又云开星现,月上中天。
这是边涌澜初习刀法时,教习师父说予他听的头一句话。
月华洗练,照亮僧人少了布带遮掩的面目。
昙山看不到因果,却双手合十,轻颂佛号,端端正正行了一个佛礼。
兴兵的属国首领并未得了失心疯,只是倚仗国中出了一名难得的将才,想趁天朝政权交替,无暇他顾时,找个由头出兵攻打接壤邻国,抢占一些土地人口。
佛家讲究缘法——失印、尾随、相遇、同行,冥冥之中自有因缘际会,他看不透彻,便不着相,安然受下这段尘缘。
五年花开花落,潮来潮去,挽江侯二十一岁这年,先帝驾崩,太子即位,西北两个天朝属国之间,兴起兵燹之祸。
“你这是在给死人超度么?”